農產業群聚地區遭疑消滅農地違章工廠?環團批顛倒是非

                                                                 農地工廠長期破壞台灣農業生產環境。

有農地工廠的廠商今天召開記者會,指稱「農產業群聚地區」要消滅農地違章工廠,對此,地球公民基金會指出,說法顛倒是非,罔顧長期以來農地違章工廠破壞台灣農業生產環境、扼殺台灣糧食安全的事實,況且在去年5月,「農產業群聚地區」就已在同一夥人的抗議下增加但書,放寬就地合法的資格,允許「位於群聚地區邊緣」以及「已經取得臨時工廠登記」的工廠,都可以繼續在「農產業群聚地區」申請就地合法。優良農地範圍一再縮小,就地合法資格不斷放寬,繼續被這些廠商以「弱勢」之名、行破壞優良農地之實。

地球公民基金會說,這些廠商若已存在優良農地上超過十年,在2010年《工廠管理輔導法》第一次修正時就有機會申請合法,讓農地違章工廠於2012年前可以申請「臨時工廠登記」,慢慢就地合法的權利。2013年違章工廠不願納管,申請進度不佳,立委們再度修法展延落日,延長期限至2015年。違法廠商一共有5年時間申請就地合法,但廠商卻心存僥倖,隱瞞自己一再罔顧曾經給過的機會,扭曲事實、欺騙社會大眾。

地球公民基金會提及,2019年《工輔法》修法,2016年5月20日前的既有低污染農地違章工廠可以申請納管、就地合法,造成農地破碎與流失與社會極大的爭議,民進黨政府當時為了顧及農業生產環境,捍衛台灣糧食安全,劃設出「農產業群聚地區」,明令此區域不適宜設立工廠。

地球公民堅決反對「農產業群聚地區」又再次被放寬,軟土深掘。即將上路的國土計畫,也在積極劃設農業發展地區,以守護糧食安全,但卻不斷被霸佔台灣優良農地10多年的違法廠商坑殺,在疫情嚴峻與氣候變遷之下,呼籲民進黨政府,為了守護台灣糧食安全,更應該嚴守優良的農業生產環境,不可棄守農業生產環境。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