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7.2地震示警 政府對防災、都市韌性、危老都更應有的重視
花蓮發生台灣25年來規模最大的地震災害,雖從結果來看災難損害尚在可控管範圍、多數人員也即時脫離現場降低了傷亡數,但陸續傳出的中橫公路柔腸寸斷、新北捷運梁軌移位、軟腳蝦大樓倒塌等問題卻不容忽視,如何降低損害、防範災害於未然,應列為本次事件檢討時的主要課題。
這次讓全台有感的地震規模達芮氏規模7.2,即使地震頻仍的花蓮也屬少見,若不是發生時間剛好在早晨、震央位於外海偏離核心地區、雖屬極淺層地震亦有15.5公里的深度,後果如何實難以想像,我們無法預測下一次災害將於何時降臨,但從災後各種現象觀察,在「盡人事」方面還有努力的空間。
地震災害善後的首要焦點,為失聯人員的發現與搶救,科技器材的輔助更被寄予厚望。而本次震災的太魯閣地區現場,受制於環境地形及通訊受到干擾,台灣的無人機幾經測試卻難以勝任,必須倚重具有專業技術能力的土耳其無人機團隊,來台協助測試。我們感謝土國提供的專業協助之餘,也要體認到救人如救火,如何最快速的精準掌握到災害現場的人員數量、位置,至為重要,在台灣的無人機實力更加精進之前,或可直接跳過開放外國團隊協尋,才能跟時間賽跑。
不久前,準總統賴清德前往嘉義,視察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時,也出現能搭載輕型飛彈的無人機螺旋槳驅動馬達上,印著「made in China」的字樣,業者一樣解釋這是測試階段,未來將更換為台灣製造,我們的無人機領域實力究竟為何,當時已被打上問號。對照本次太魯閣的救災測試無功而返,現有團隊對於重點發展產業的實際能力,會否基於邀功或爭取預算等理由而誇大其辭,頗值得將上任的新政府好好檢視一番。
其次要提及的,也和導入科技運用於救災有關係。台灣除了地震之外,還同時承受著極端氣候的試煉,這次地震發生後,即將來臨的鋒面所帶來的雨水,是否會讓當地的土石流進一步惡化,頗令外界擔心。其實早在2012年的國道基隆七堵段發生走山、四人罹難,以及2018年台鐵普悠瑪列車出軌翻車,造成18人死亡、逾200人輕重傷等事件以來,不斷有科技業者呼籲,要善用科技預警能力應付天災,國外亦有先例,全天候24小時監控邊坡的技術早已成熟,如在容易發生土石流災害的地段,廣設偵測器,導入人工智慧擅長分析數以萬計微弱訊號,進行預防性維護的做法,一發現異常,立刻通知進行養護,那些呈現在螢幕上,令人怵目驚心的土石流爆發走山場景,才有降低的可能。
震災還引起民眾對於住屋安全問題的重視,全台陸續開出多棟紅單與黃單的危樓建築,必須盡快完成修補,問題在於,雖動員專業技師339人投入勘災,但標的還是各地彙整民眾請求的建築物個案。換言之,如有民眾擔心鑑定結果被列為危樓,會影響其房價或對外租售時,很可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申請鑑定。推估本次震災受損的房屋,絕不只目前公布的數字,若真要讓震後民眾住得安心,主動對全台建築進行一次危樓總盤點,應是可以考慮的作法,但如此一來很難避免最後公布的結果,將對特定建案或建商造成負面影響。是否願在住安問題上跨出這一步,對執政者是一大考驗。
最後要提的是金融層面,主要關於保險機制的強化。台灣長期面臨颱風、地震等難以預料災害的侵襲,透過保險機制分散風險是最好的方式,但我們的產物保險始終聊備一格,規模難以和人身保險相提並論,不含新冠疫情特殊情況的整體產險業全年業績表現,往往比不上任何一家公股銀行,也由於不論企業或個人,對於擁有的產物缺乏風險意識,導致一旦遭逢災害只能自行承擔損失。以本次的震災來說,據住宅地震保險基金統計,至3月底全台灣住宅地震險投保率為38%,災區花蓮只有30%,投保率最高的桃園市也只有46%、不及5成,由於保額不高,當房貸戶繳清房貸後大多不再投保。
此一現象如要改變,靠民間自發實難以辦到,如果真認同此類保險的推廣有其必要性,何妨比照強制險的做法,先架構一個非保不可的基礎險種,再配合業者發揮創意疊加新的保險內容,配合政策提供誘因、鼓勵發展,既有利於保險安全網的建置、提升風險意識,也可對台灣脆弱的產險市場發展做出貢獻。
延伸閱讀1
中時社論/地震示警 大都更不能再等了
在規模達7.2的0403花蓮地震後,台北市長蔣萬安7日宣布台北進入「大都更時代」,除了都更八箭政策外,還要全面推動都更政策,特別是針對防災需求積極進行都更,透過包括容積獎勵等政策提高防災型都更的意願,並要求教育局加快推進校舍改建工程,以確保居民和學生的居住安全。
城市風險 非危言聳聽
0403花蓮地震是1999年921大地震後,25年來規模最大的地震,各地傳來災情,特別是花蓮天王星大樓整個傾斜,令人觸目驚心,也讓建築安全成為全民關切的焦點。其中,雙北、尤其是台北市的建築安全問題最令人擔心,因為台北是全台灣建築最「老」的城市,熟稔公共工程的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也直言,這些年台灣常強調「居住正義」,但是在他看來,「居住安全」更重要。蔣市府率先提出全面進入大都更年,確實有其必要。
內政部資料顯示,全國住宅約有904萬戶,平均屋齡32年,而全台屋齡超過30年的老宅達51%、共461萬戶,屋齡50年以上的住宅數量則達到101萬戶,也就是說,全台灣每9戶就有1戶屋齡超過50年,相當驚人。其中,平均屋齡高達36.8年的台北市,問題尤其嚴重。調查顯示,台北市30年以上老屋高達72%,50年以上者也達到14%。
根據國家地震中心的研究,一旦北台灣發生規模6.3以上地震,台北地區恐會有4000棟房屋倒塌,如果平均1棟有8戶,則至少將有3萬2000戶、10萬災民,如果是發生921等級的大地震,則會有高達3.5萬棟房舍倒塌,影響28萬戶、近90萬的災民,這會成「國家根本性的崩潰」。
以上擔憂並非空穴來風。一來,根據中央研究院的報告指出,台北市在20年內,發生規模6以上的地震機率竟高達93%;二來,英國《金融時報》2017年報導了全球「城市風險」專題,其中台北是天災來臨時,全球資產曝險最高的城市,資產曝險金額達到GDP的34%、約1377億美元(約4.2兆元台幣)。
台北危老房屋比例全台最高,但因人力不足、審議程序冗長等條件,近6年來總計都更新案的核定率只有15.4%,遠遠趕不上民眾的需求。另一個外界比較不了解的問題是,據台北市議員透露,郝龍斌擔任台北市長時期爆發的「文林苑」都更爭議,造成台北市都更進程至少遲滯了5年,對廣大有意都更的台北市民影響鉅大。
此外,這次0403花蓮地震中引發關注的中正區新隆國宅海砂屋都更案,前任市長柯文哲就已核定進入都更程序,但一直未能確實執行,如今蔣市府總算決定加速辦理,當地民眾終於可以稍加安心了。
危老重建 已刻不容緩
儘管台北市政府解釋,實施者的配合程度、溝通協調整合成效,以及各階段不同的審議機制等程序,都會影響都更的速度,但行政流程的明確化及簡化可減少溝通成本,提高容積獎勵等實質措施可增加實施意願,而進入都更深水區後,公權力有多大程度可以藉由公共安全的需要介入等,都會影響都更進行的效率和速度,這都是政府應努力的地方。
另一個更現實的挑戰是,建築專家提醒,目前國內1年實際能執行更新的房屋大約是6000至1萬戶,相對於國內需要都更的數量,約需300至400年時間才能完成重建,而在這個過程中,又將有不計其數的房舍陸續變老,換言之,都更的速度永遠也趕不上房屋變老的速度。因此,勢必要搭配程序上較為簡單且速度較快的危老重建,只是相較於都更,危老重建較可能會出現開發條件不足的小型基地問題,對整合性開發、重新規畫市容與城市機能的宏觀且長遠的效益,需要更多考慮。
就這類案件而言,或可考慮推動跨街廓都市更新容積的調派機制,將不適合開發的小基地規畫為公共空間如公園等,而將其釋出容積移至較適合高密度發展的地區使用,這樣可提升容積使用效益。另一方面還可就稅負優惠措施進行更多規畫,這些都可以提高實施的意願。
台灣位處地震帶,如何降低居住風險不只是公共議題更已成為國安問題,必須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與民間專業單位通力配合,除了加速推展更新,還要運用各類政策進行創新思維,透過集體行動提供給民眾安全的居住環境。
延伸閱讀2
聯合報社論/再不積極推動都更,要讓老天爺哭幾回
花蓮大地震至今已造成十三死、一千一百多人受傷。當搜救人員冒險挺進山區搶救受困與失聯者時,花蓮市最早傳出災情的天王星大樓,也開始拆除。俗稱「大鋼牙」的拆除機具一口一口拆咬這棟卅八年屋齡的危樓時,餘震不斷、雨勢不停,住戶感傷地說「連老天爺都在哭」。
台灣真不知要讓老天爺哭幾回!不只天王星大樓,花蓮市另一棟卅年屋齡的五樓建物同時傾斜,當天就拆除夷平;隨後經結構技師評估,花蓮又發出廿五件危樓紅單警示。新北市土城四十年老公寓群也成重災區,居民激動向市長侯友宜高呼不只是結構補強,他們要危老都更!而台北市屋齡六十年的南機場公寓連棟整建住宅,同樣被震成危樓,市長蔣萬安宣布「台北市進入大都更時代」。
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後,內政部營建署修訂建物耐震設計法規,大幅提高安全標準,希望達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耐震目標。問題是,全台有近五百萬戶房子已逾卅年屋齡,五十年以上老宅更超過百萬戶;尤其台北市老屋密集,七成以上房屋超過卅年,近十五萬間的五十年老宅也居六都之冠。這些九二一地震前的建物,適用舊的規範,抗震能力不足,改善幅度有限。在人口高齡化趨勢下,老人困居老宅,地震來了怎麼辦?
尤其部分老舊建築在過去幾次地震後受損,即使做耐震補強,有的紅單轉黃單,有的撕了黃單,現狀看似安全,卻禁不起再一次大地震的考驗。天王星大樓二○一八年就因花蓮地震受損被貼黃單,後經修繕解除,這次仍逃不過大震劫難。南機場公寓在九二一地震和三三一地震後也都被貼上黃單,做了耐震補強,這次卻直接貼紅單疏散了。
與地震共存是台灣的宿命,地震學者評估花東縱谷發生規模六以上地震的周期約為六年,預期中的嘉南百多年周期大震不知何時發生,學者更警示台灣未來有可能再發生規模八強震。台灣地震科學中心也提示,台灣西南部及這次花蓮大地震鄰近地區,未來可能面臨較高地震危害;宜蘭地區、台北地區和花蓮市等平原與盆地地區,則因鬆軟土層可能造成更大震度,具有更高地震危害。
但面對如此頻密的強震與危害,我們準備好了嗎?台灣地震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馬國鳳指出,除了請專業技師鑑定外,科學中心正推動在建物內部放地震儀,用AI判斷建物地震反應的頻譜變化,了解建物是否可能已受破壞。這的確有助結構監測與防震預警,而老建物結構補強也的確是急迫要務,但根本解決之道仍是危老改建或都更防災。
不過,都更整合緩慢,危老改建意見也難齊一。即使進入「大都更時代」的台北市,其實已經射出都更八箭,但進展有限,遑論其他各都或縣市。中央應提供更大助力。蔡政府吹噓推動危老都更政策,中央地方攜手改造逾四千二百件老屋;但比起全台近五百萬戶卅年老宅或百萬戶五十年老宅,這也能列政績?事實上,蔡政府寧可拿拼湊膨風的社宅數字去和在野黨拚口水,也不願多費心思在法規和制度面上協助都更順利推動。
花蓮強震,蔡總統、賴副總統指揮救災,未提都更。蔡政府上台前,賴清德經歷台南大地震大樓倒塌的不眠不休搶救過程,有馬政府在中央全力支援;現在賴總統上任前,台灣又遭強震襲擊,賴清德趕赴花蓮協助救災,也不分藍綠中央地方齊心。但如果不加速都更,根本解決問題,未來地震,賴總統搶險救災恐疲於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