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洩漏危機 業界籲完善氣候法

環境部26日將召開第二場碳費費率審議會,水泥、鋼鐵、石化等相關產業齊呼,因《氣候法》相關子法未到位,導致出現三個缺失:沒有進口產品碳標籤、沒有各產業別的標竿值,以及電力排放係數,進而建議政府應速訂相關子法。否則實施碳費後,將讓台灣產業價值鏈碳排放不減反增,也讓台灣陷入「碳洩漏危機」中。

 為因應碳費徵收對國內產業產生的衝擊,工總日前特別與水泥、鋼鐵、石化等相關產業研商。工總指出,產業界都贊成「碳有價」政策,但目前只有《氣候法》的母法,相關子法與細則都未到位,也沒有防碳洩漏配套機制下實施碳費,只會造成高碳排商品傾銷台灣,傷害國內業者。

 工總在彙整水泥、鋼鐵、石化等相關產業的意見後,發現現行法律規章與機制有三個缺失、並提出四點建議。

 在缺失方面,一、沒有進口產品碳標籤。《氣候法》第31條有相關法源,但環境部至今沒有依法訂出子法,讓進口商品必須申報碳排並繳納代金。

 產業界建議速定「台灣版的CBAM」,以歐洲共同海關稅則(CN code)訂定進口產品碳標籤,避免進口免繳碳費的產品低價傾銷,打擊國內業者,且為避免碳洩露之管制機制的推動時程,應與碳費課徵同步。

 二、沒有各產業別的標竿值。依《氣候法》第23條,政府應儘速訂各產業別的標竿值,工總建議碳費率應與標竿值掛鉤,以經濟手段要求未達標杆值的企業投資改善措施,而非變相懲罰高效但高產的業者,歐盟CBAM就是以經濟手段鼓勵碳排放較佳業者。

 三、工總直言,業者繳納碳費包含直接排放與間接排放,在業者已投入鉅資推行節能減碳,如果因電力係數居高不下甚至調升,以至企業增加碳費,「實屬非公正轉型」。產業界建議政府應儘速公告至2050年電力排放係數,以利因應,同時當經濟部公告電力排放係數有所調升或修正目標,應由政府負擔。

 工總指出,在碳費費率上,產業界希望政府能夠儘早公布至2050年各階段碳費費率及期程,讓產業提早因應,且其最終費率不宜高於國際平均費率。

相關新聞

環境部、國科會發布,若趨勢不變,極端暴雨恐成常態,農漁產量將下滑  《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以來,第一本國家級氣候調查報告8日公布。...
淡水河 水質 差、飄惡臭,北市府規畫5年18億做「淡水河水岸空間環境營造」,市長蔣萬安昨說,很多市長都希望改造,但一直沒有啟動,...
 資通視聽產品獨好,4月出口訂單「綠肥紅瘦」。財政部公布4月出口貿易統計,金額為374.8億美元,年增率4.3%,雖低於原預期值,...
國科會、國環院今天聯合公開發布國家 氣候變遷 科學報告(2024);環境部表示,本計畫能協助各地方政府有一個科學依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