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出法案續卡關 拜登更難達成2030溫室氣體減半

拜登總統的「重建美好未來法案」(Build Back Better Act)持續在國會卡關,其中包含推動綠能的預算,預計支出多達2兆元;專家認為,若法案遲遲無法通過將影響拜登提出的2030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半的目標,氣候政策的效益前景渾沌。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能源系統工程師詹金斯(Jesse Jenkins)為重建美好未來法案進行模擬,評估對未來美國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結果顯示目前的狀況與拜登的目標「有著巨大的差距」;詹金斯說:「這樣的差距是很難以行政命令或單一州政府的政策來彌補。」

根據模擬結果,若法案無法通過,美國在2030年的碳排放量將比拜登屆時的目標多出130億頓。

然而,若要使法案通過需要民主黨在參議院50名成員全數支持;不過參議員曼欽(Joe Manchin,西維吉尼亞州)過去多次表示無法支持法案內容,使得全案表決延宕;而近來曼欽透露,法案中有關氣候變遷的內容並非左右他投票的主因。

倘若拜登堅持執行氣候變遷政策和相關規範,仍可在不經過國會表決的情況下以行政權完成;但如同拜登先前推翻前總統川普的行政命令,未經國會的政策也很可能再被下任總統逆轉。

但專家仍建議,拜登應利用行政權修改目前的車輛排氣限制法規,同時對電廠和其他重工業工廠的溫室氣體排放做更嚴格的管制。

當曼欽上月19日再度宣布反對該法案後,聯邦環保署(EPA)翌日便釋出車輛排氣限制的相關法規,之後內政部(Interior Department)也批准加州兩項大規模的太陽能廠建案,並轉向西部地區的公有地進行太陽能開發。

獨立能源研究企業「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氣候與能源主任拉森(John Larsen)表示:「未來十年中,美國還是有很多做法可以推動氣候變遷改善,重建美好未來法案固然可以幫助拜登盡快達成目標,但如果沒有它也不代表我們什麼都不能做,只是我們會面臨更多挑戰罷了。」

相關新聞

印度總理莫迪8月29日訪問日本。在日印首腦會談之前,接受了《日本經濟新聞》的採訪。莫迪在採訪中,就目前的國際組織,提出「...
全球四個最強大國家中三個國家的領導人周末在中國會面,討論如何應對第四個國家——總統川普(Trump)領導下的美國——給國際秩序帶來的顛覆。...
印尼自8月25日起的示威抗議已蔓延至雅加達以外多座城市,造成5人喪生、數百人受傷,數個地方議會大樓、警局、車站與公共設施遭縱火,雅加達、...
中國今年重要主場外交-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於8月31日登場,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丁、印度總理莫迪等20多國元首以及國際機構負責人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