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干達學生淪學工一案 教育部設新規遏止亂象

編者按:

網路媒體《報導者》接露,高教技職學校在過去十年加速招收外國學生,外生補起了台灣152所大學的生源缺口,但是,有些後段私校毫無英語教學和管理能力,卻編織各種兌現不了的承諾邀請學生來台;就讀中州科技大學的烏干達學生近日向教育部陳情,讓外籍生成「學工」的情形浮上檯面。

留學陷阱 學生成學工使台灣蒙羞

根據《報導者》報導,16位來自非洲烏干達學生到中州科大就讀,校方之前承諾課程會以英文授課,學校也會給獎學金,並媒合學生就近到與課程相符的公司實習。但他們到台灣後發現並不是如此。

報導指出,這群烏干達學生周一到周三在學校上聽不懂的中文課,周三到周日則到被分配的工廠連上5天大夜,每月工時長達190小時,淪為超時工作的「學工」。

教育部昨證實接獲就讀中州科大的烏干達學生陳情,指學校未依承諾核發獎學金、學生超時工讀及未能提供英語教學等相關事宜;經教育部到校訪視且與師生晤談,初步認定中州科技大學涉及重大違失事項。教育部除勒令學校限期改善外,並將其列為專案輔導學校,即日起不得招收境外學生,並扣減相關補助經費等懲處措施。

中州科大則表示,關於校內部分烏干達外籍生所投訴之事,為校方與外籍生認知上有差異,這部分校方會持續與外籍生溝通。

教育部加強保護措施 強調絕不護短

針對此事引起的風波,教育部11日宣布規畫「華語先修制度」及「設置國際專修部」2項措施,確保境外生來台後具備一定語言能力,也讓大學在國際招生上能夠質量俱進。另為確保學校招收境外學生的教學品質,教育部表示,108學年第二學期起,已將一般境外學生受教品質,納入專科以上學校學生受教權益專案查核指標中。

教育部提到,未來還將針對以非專班方式招收境外生的學校,加強教學品質查核,確認學生是否具備華語能力或全校教師全英文授課能力,以及早發覺學校教學及學生受教情形是否異常。如經查核,發現有違失情形,教育部定將嚴懲,不予寬貸。

相關新聞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13日邀金管會主委彭金隆率所屬機關首長列席業務報告,並備質詢,多名立委針對虛擬資產專法、穩定幣、RWA代幣化表達關切。...
近日台南 烏山頭水庫 浮動太陽能板引發外界質疑可能影響水質,甚至清洗是用清潔劑等,未來浮動式太陽光電開發是否需要環評也引起討論。...
北市提議新壽提解約金額 盼合意終止T17、T18地上權契約 為解決輝達台灣總部用地僵局,台北市副市長 李四川 昨(12)日宣布,...
國慶 日, 賴清德 總統和立法院長 韓國瑜 出席國慶大會,先後發表國慶演說。賴總統提及「台灣之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