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隆:RWA代幣化若普及,台幣穩定幣有存在空間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13日邀金管會主委彭金隆率所屬機關首長列席業務報告,並備質詢,多名立委針對虛擬資產專法、穩定幣、RWA代幣化表達關切。彭金隆表示,若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愈普及,新台幣穩定幣有其存在空間;另外,亦盼加速推動《虛擬資產服務法》,力拚今年專法出爐。
金管會表示,為加強虛擬資產服務及市場管理,保障虛擬資產交易人權益,研訂《虛擬資產服務》專法草案,並於今年6月27日陳報行政院。該草案已包括「穩定幣發行及管理」章,未來公布施行後,發行人經主管機關許可,得在境內發行穩定幣,並應符合相關監理要求。彭金隆指出,專法通過後還有7部子法將上路,期盼能盡快審查。
談及發行台幣穩定幣的必要性,彭金隆說,若以國際貨幣清算角度觀察,新台幣非全球通用的主流貨幣,國際上仍以美元以及其他強勢貨幣為主,但若RWA代幣化日趨普及,甚至成為國內支付,則本國幣別穩定幣「仍有存在的空間」。虛擬金融挑戰對固守於傳統業務的銀行來說是不可知的領域,但若未來穩定幣與虛擬資產納入監理體系,且擴大管控範圍,反而能提升防詐成效。
金管會日前公告首批通過洗錢防制登記辦法的9家虛擬資產服務業者(VASP),均為本土業者,但有7成消費者使用國際平台交易,引發「打詐破口」的疑慮。彭金隆強調,監理架構並未區分境內和境外平台,若國際幣商在台落地即會納管,沒有在台取得許可則不能進行廣告招攬、營業等行為,境外VASP業者的相關監理需透過國際合作,虛擬市場世界無國界,金管會期待,國人至少在轄屬範圍內,都能受到完整保護,打詐部分會先從可管理到的金融機構通路來進行。
美國那斯達克今年9月向監管機構申請啟動代幣化交易,針對台灣是否跟進股票、債券代幣化開放議題。彭金隆回應,虛擬資產專法草案中已保留實驗條例的適用空間,未來可視國際經驗與監理發展彈性調整,全球都在思考RWA應用面,金管會將持續觀察各國會如何運用再進行評估。
金管會推動台灣成為資產管理中心 希藉提升區域影響力
台灣正積極發展資產管理業務,計劃在「矽盾」之外打造「金融盾」,而對其關鍵一環,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提出壽險業委託本地投信代操的新模式,欲藉此提升投信業的國際影響力。
去年上任後推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計劃的彭金隆在彭博專訪中指出,當台灣跟國際連結愈完整,地緣政治的影響可以愈少。根據金管會統計,台灣現階段資產管理規模為34.4兆元台幣,金管會目標在六年的期間內翻倍至約60兆元台幣。
他並表示,金管會將鼓勵金控公司將部分壽險資金與人力轉移到本地的投信公司由其操盤,資金轉移的部份初步上看1兆元台幣。目前整體壽險業擁有逾35兆元台幣資產。如同台灣數十年前開始打造半導體產業,促成現在台積電為全球龍頭的地位,與整個供應鏈被視為保護台灣的「矽盾」,政府亦有意善用台灣龐大的民間財富,打造出「金融盾」。
當被問及台灣這次打造資產管理中心的信心何來,彭金隆10月9日稱,台灣的地緣政治風險從1949年就已存在,但卻未阻礙台灣成為全球半導體生產製造的重鎮。近年來台灣更受惠於人工智慧(AI)熱潮,供應鏈備受國際重視,帶動股市頻創新高,放大資本市場規模,也帶動民間的財富效果,均有利於資產管理中心的發展。
「有人說台灣有矽盾,我也希望未來台灣有金融盾,」他稱。「我們做得越好,就可以降低地緣政治的風險。」
關於委託投信代操已有壽險業者在規劃中。知情人士向彭博表示,國泰金控旗下的國泰人壽已在規劃於數年內將其更多資產交由集團內的投信公司管理,投資研究部門的員工也將轉移至投信。知情人士因此事未公開而不願具名。國泰金控未立即回覆彭博尋求回應。
中華信評分析師謝雅媖表示,金管會所推動的做法在全球保險業中並不罕見。她指出:「根據長期管理大規模投資資產的經驗,我們認為台灣壽險業者具備良好的能力來擬定投資委託管理。」
多項措施
金管會去年提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計畫推動多項金融措施,包括鬆綁法規、開放私人銀行業務、放寬可承作高資產業務的銀行、吸引外資金融機構加大投資台灣。在高雄成立的專區亦已於7月揭牌,專區內開放家族辦公室等數十項試辦業務。
對於利用壽險業資產的優勢,彭金隆表示,目前壽險業者內部各自擁有專業的投資團隊,部份又委由外商團隊管理。未來若壽險的資金與人才一同帶到獨立的資產管理公司,就可以服務全市場,而不只是為壽險服務。壽險業資金的注入也可以壯大投信業者的規模,有一定的規模以後,就能提升在區域內的能見度。「我們在打基礎,因為只有你規模擴大了,人才才能留下來,」他稱,「人才回來了,資產才能留得下來。」
根據金管會統計,目前本地的投信公司僅有少數幾家資產達到上兆元台幣,多數缺乏在國際競爭的規模。另一方面,對於更多元化的ETF等等金融商品,彭金隆表示,並沒有排除開放的可能性,也沒有非得要禁止不可,「市場需要什麼,我們就會去考慮什麼,我們也沒有在怕,我們不冒進,但也不落後。」他強調,金管會與業者保持密切溝通,了解市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