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低地力農地 只有適地適種

農委會盤點「低地力土地」,再提供中央籌設「綠能發展區」,但是高雄市美濃農村田野學會理事長溫仲良認為,低地力農地並不存在,只要農地能夠長出作物,或讓生物生存,就是可被利用的土地,重點在於有無「適地適種」,農民的種植智慧會嘗試克服農地條件限制,找到適合作物。

潘朵拉盒子一打開,農地變更他用壓力更大

溫仲良曾為光電板入侵農地,發起抗議行動。溫仲良曾形容,農地種電的誘因就像「潘朵拉的盒子被打開了」,農地變更他用的壓力更大,對於產值較低的農業,務農環境變得更差,光電推升農地租金上漲,年輕務農者更難進場。

溫仲良表示,低地力農地乍聽是生產力低落的農地,但從農業生產角度來說,在食物鏈體系中「土地」都是可生產出食物,至於農作長得好或壞,是看有沒有適地適種,只要符合適地適種原則,沙漠或南北極也能種或養出食材,例如火龍果。如果說真的有不適合農業耕作的土地,指的應是受到工業汙染、無法回復的土地。

溫仲良表示,台灣西南沿海是沖積扇的扇端土地,本來作物就很豐饒,近幾十年儘管因為地層下陷導致的陸地鹽化問題,但農民能在鹽化土地進行淡海水養殖,或找到種植有利於鹽化土地的作物,如學甲、將軍、布袋、北門一帶的鹽化土地,落花生、地瓜、紅蔥頭跟特別適合鹽化沙地的蘆筍,以及屏東南州、林邊、佳冬的黑珍珠蓮霧,都屬於鹽化土地後才能種出特殊風味或口感的作物。

溫仲良說,還有另一個問題,並非土地生產力低落,而是農民無力再繼續耕作,這是屬於政策輔導的課題,這點可併入在農地光電政策去思考。

相關新聞

環境部、國科會發布,若趨勢不變,極端暴雨恐成常態,農漁產量將下滑  《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以來,第一本國家級氣候調查報告8日公布。...
淡水河 水質 差、飄惡臭,北市府規畫5年18億做「淡水河水岸空間環境營造」,市長蔣萬安昨說,很多市長都希望改造,但一直沒有啟動,...
 資通視聽產品獨好,4月出口訂單「綠肥紅瘦」。財政部公布4月出口貿易統計,金額為374.8億美元,年增率4.3%,雖低於原預期值,...
國科會、國環院今天聯合公開發布國家 氣候變遷 科學報告(2024);環境部表示,本計畫能協助各地方政府有一個科學依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