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2050淨零排放條例草案 環保學者點出三個可惜

台北市長柯文哲任期最後一年,將訂定「北市因應氣候變遷碳中和管理自治條例」草案,推出2050淨零排放路徑,將淨零目標及路徑入法。

北市長柯文哲任期最後一年,將訂定「北市因應氣候變遷碳中和管理自治條例」草案,推出2050淨零排放路徑,將淨零目標及路徑入法。不過中興大學環工所教授莊秉潔點出北市自治條例3大問題,包括時程距今太遙遠;對綠屋頂沒強制要求裝太陽板或作為綠花園規畫;大樓電動車充電椿沒強制設置條款。

莊秉潔表示,台北市應該是台灣第一個提出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草案的城市,這一點他非常肯定,只可惜自治條例還是有三點應該強化修正。

柯文哲去年底宣布,北市住商部門將加強建築物能效揭露、管制,引領示範零碳建築,目標在2040年新建築及公有建築應達最高能效要求、2050年應符合零碳建築規範。

另外,2030年貫通捷運環狀線,市區公車、公務機車全面電動化,並導入氫能車示範運行;2040年開始畫設低碳交通區,2050年綠運輸比率達80%、私人運具95%電動化。

至於全循環零廢棄,2030年要全面禁用一次性餐具、全面建置循環容器,垃圾焚化爐轉型為綠能發電廠,並整合廚餘、焚化灰渣等處理設施成為綠能循環園區;2040年導入碳捕捉、利用封存技術,進一步深化減碳。

「台北市因應氣候變遷碳中和管理自治條例」草案自去年12月13日公報預公告60天,將至今年2月10日,莊秉潔則在臉書提出意見。

莊表示,肯定台北市是台灣第一個提出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草案的城市,其中最重要應該是建物本體及使用設施之節能入法。

但莊認為,北市自治條例可惜強制性的時程距今都太遙遠;對綠屋頂沒有強制要求要裝太陽板或作為綠花園的規畫;對大樓電動車充電椿沒有強制設置的條款,他也期待能強化這三方向的修正。

相關新聞

明年因新《財劃法》上路,釋出近4千億財源給地方政府,歲出入差短約近1,700億,為近十年來新高。卓揆昨在立法院答詢時預告,...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分階段對進口藥品課徵最高達250%的關稅,並要求跨國藥廠在美國市場提供「全球最低價」的最惠國藥價政策。...
根據最新民調,卓揆施政不滿意度突破5成。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12日鬆口表示,這幾個月來政治現象會深刻檢討,政府必要時候,...
七月以來的丹娜絲颱風與月底的豪大雨帶來超大雨量,台灣西南部沿海地區受重創,包括農漁業、光電設施、電力系統,及老舊平房建物、農舍資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