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預算創史上新高 因應兩岸局勢國防預算破四千億

日前國防部才剛擬限縮免疫標準,盼增加常備役兵源能;行政院院會後腳通過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其中,國防部預算達4151億餘元創下新高,年增幅更達12.9%,可見兩岸局勢緊張,不得不留意。

預算突破新高 國防部請國人支持

行政院25日公布112年總預算,高達2.7兆是史上最高,其中經濟預算編列4831億元,比去年增加2282億,主因是台電的1500億電網計畫;社會福利新增1150億,主因是新增防疫預算658億。國防部預算方面,較111年度法定預算增加475億元,成長12.9%。國防部指出,國防預算的籌編,必須綜合考量敵情威脅、防衛作戰需求、兵力整建計畫及政府財政等面向。

面對中共近年不斷擴大針對性軍事活動,常態化運用軍艦、軍機,襲擾台灣周邊海、空域,國軍秉持備戰而不求戰、以實力捍衛國家安全的原則,除編列預算滿足人員維持法律義務支出,並置重點於持續推動機艦國造、提高裝備妥善、補充彈藥存量並提升後備戰力,發展不對稱作戰,以加速國防建設,建構可恃防衛力量,籲請國人給予支持。

擴張預算有必要?看法不一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受訪表示,考量國家均衡發展,政府編列各種預算時,一定會面臨「多難」局面,這須仰賴各部會協調,審慎排定優先順序。由於當前敵情威脅已相當立即且明顯,因此政府應優先提升國防預算。

蘇紫雲更指出,由於各國的國防預算佔GDP的比重,是以年度預算為基準,未將特別預算納入,相較於南韓、以色列、新加坡有立即防衛需求的國家,年度國防預算佔GDP的比重約2.8至3.2%,我國顯然還有提升空間,未來首要目標,可以將人員維持費、作業維持費、軍事投資比例達「1比1比1」計算,先將國防年度預算提升至4800億元左右,並持續向GDP3%靠攏。

針對預算大幅度擴張,國立台北商務大學財政稅務系教授黃耀輝受訪時認為,在物價仍持續上漲、通膨嚴重下,採行擴張性政策只會加劇通膨。另外,雖然防疫預算是以社會福利預算方式增加,但並未真正照顧到弱勢,且過去包括疫苗採購、高端疫苗都沒有公開透明,應該先將相關資料公開,交由大眾檢視。

黃耀輝也提到,國防預算增加至3974億,背後感覺並不單純,我國當初有60萬軍隊,光是人事維持費就佔超過1半,所以才陸續裁員,現在因為兩岸兵兇戰危,就要增加國防預算,完全是重蹈覆轍。

 

相關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啟動232條款,並於今(2025)年6月4日宣布對鋼鋁及其衍生品實施50%關稅後,台灣扣件產業受到重創。關稅、匯損,加上中國、...
在野黨修改 憲法訴訟法 ,明定參與評議的 大法官 不得低於十人、宣告違憲不得低於九人,但目前大法官有七名缺額, 賴清德...
中央銀行7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餘額,單月增加55.13億美元,結束連二月下滑,更一舉衝破6,000億美元大關,達6,029.43億美元,...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美日3學者共享殊榮,他們發現調節性T細胞與關鍵基因Foxp3,這套「煞車」系統為自體免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