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櫻線提前 也是春殤

                                           年輕革命者之早逝,宛若璀璨櫻花枝頭之鳥,其棲無期。

青年節」對不同世代族群有不同之體認,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青年英勇殉國事蹟對廿一世紀之年輕人似早已無感。相較於「年齡」,黃花崗、金門國家公墓上墓誌,幾乎看到的是剛成年到未而立之年青春生命之短暫綻放,無論其喪生起因信念為何,這些正值青春年華之青年,卻因世局之無奈而犧牲燦爛生命,正如席慕蓉所寫「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而何其不幸,這本書之作者卻非主角本人。今日在寶島溫暖親情呵護下,同年齡層世代,更覺前述「烈士」事蹟,似乎就只是個「故事」。

回顧歷史發現昔時勇於革新、創新之年齡層有愈來愈「晚熟」之趨勢,此凸顯的是世代交替之變異,以及刺激其挑戰天災人禍催化力與對時代調適之不足。

「青年節」原本為紀念革命先烈,是中華民國建國重要春殤紀念日。而今因全球氣候變遷之事實,卻又諷刺地展現了另類「歡慶」奇觀。不只台灣,日本、美國各地之櫻花季違反常情,提前盛開。在台灣因溫差之影響下,依然可見炫麗的粉紅花海。短暫之冷冬被早來之暖春弄昏了所有生物之生理時鐘,當民眾在享受此數十年難得一見之「粉紅季」時,其背後之警訊卻是全球極端氣候變遷早已在敲門了。

全球暖化與淨零排放是嚴肅的議題,亦應成為普羅百姓之必然責任。今年全台瘋櫻花已達高潮,自北部之社區公園到武陵農場以及四月將至之阿里山櫻花季…惟隨著氣溫上下變化,但見植物生理時鐘已相當錯亂。因疫情受限出國之際,國人卻得以全省到處賞櫻,似乎是另一種補償與療癒。惟深刻檢討現實,科學家們卻早已憂心全球暖化之威脅已迫在眉睫,且愈來愈顯著,如森林大火、北極冰融。

隨著賞櫻、風鈴木、花旗木旋風外,政府部門之科學家,似亦有責任以數據揭露環境變遷之正確信息及其危機。畢竟溫帶國家之櫻花季提前已形成另一種警訊,更遑論亞熱帶地區台灣,亦應察覺美景背後之隱憂。

受環境壓力而形成之「美景」,其背後之代價可能是生物鏈間之斷裂,以及原本彼此依存支撐之生態棲地與生物鏈接受嚴峻之干擾。而當此干擾與斷裂無法控制後,所預警的正是花期不可預測之變化。

包括地下土壤生物與微生物系統之支撐系統也將產生變異而瓦解了。「青年節」原與櫻花無關,惟生命之早逝與美麗櫻花之早開早謝,其實均是跨時空中有交集之春殤!值得省思預警。

(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