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刊登]韌性都市、健康家園-檢視 高齡社會 再出發

今(2016)年,是聯合國邁入2030永續發展議程-「改變我們的世界」的起始年。去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以五個P(人、地球、繁榮、和平、夥伴關係)為重點領域的十七大永續發展目標,並發展監測架構,透過全球合作與落實政府責任,從積極面因應國際經濟、人口與環境之挑戰,邁向沒有任何一個人被遺落在後的美好未來。

    據內政部2016年統計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2.5%,國發會推估於107年將超過14%,台灣將邁入「高齡社會」。快速進入老年化社會,不僅在鄉村、縣市,六都的人口老化也日趨顯著,雖有衛福部單位因應準備,倡導推動單打獨鬥,然「老化海嘨的來臨」顯然未獲政府正視,多年來未見有目標、有步驟的全面整合,面對年長者的健康、照顧、獨立與老年人口延後退休或投入社會的功能,能讓「老有所用」。不待十年,我國的生產力、競爭力即面臨危機,未見在都市、城鄉空間規劃與服務品質上積極關切老年社會問題,有效促進健康平等,營造活躍老化的生活環境。韌性都市及健康永續家園之規劃,除因應複合性災害外,對於浮現中的人口問題,亦宜由人本與永續發展之角度,前瞻性思考,建構一套能串連人、環境與經濟相生相益、正向循環之全方位發展機制,共同帶動成功轉變臺灣社會甚至共創世界進展之風貌。

    推動高齡友善社會應由公部門帶頭,引領私立機構、民間社團共同打造,各縣市、鄉鎮是關鍵,在地人的投入是核心,縣市經驗的切磋交流及國際借鏡亦彌足珍貴。參與涉及社經資源的大量注入,中央政策必須明確,地方則須因地制宜,搭配執行。目前老年照護、社會保險和醫療照護之安全議題雖備受關注,然如何促進政府、產業、民間共同努力,巳刻不容緩。

    在全民健保的時代,醫療使用頻繁,但並非與健康改善畫上等號。醫療服務所提供的資訊如何運用,過程中如何減低資源浪費,是必須思考改進的問題,須從人口結構源頭資源的配置認真思考。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區域特性,應有良好的研究和監測;在因應健康不平等的狀況下,制定適宜的政策與行動計畫,對症下藥,需要跨領域、多層面思考,不斷加以重新檢視與設計,亦可造就新商機、因應人口結構變化下的市場開發與社會生產動能。

台灣少子化與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勢必影響國家的永續發展。本基金會月前舉辦過「國土計畫法後續因應作為」及「地震、防災應變」座談會並提出建言。今日持續為進一步落實韌性都市理念,營造健康永續家園,爰舉辦系列座談會,以集思廣益,作為下一階段推動方針。

時間

內容

主持/ 與談

14:00-14:10

開幕

會議緣起

余範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邱文彥(前立法委員)

14:10-14:25

引言

邱淑媞(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

14:25-16:00

綜合討論

專家學者報告(每人20分鐘)

葉俊榮(內政部長)

胡勝正(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

黃榮村(前教育部長)

濮大威(前台北市政府交通局長、交通部運輸委員會資深工程師)

邱淑媞(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

陳亮恭(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綜合討論

16:00-

結語

余範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邱文彥(前立法委員)

 

相關新聞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
 台灣是否要成立「主權財富基金」爭論多年,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表態,很想成立主權基金,將請中央銀行、國發會、財政部、...
近期市場開始討論美國「關稅戰」演變為「貨幣戰」的可能性,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直言,現在政府心理已有準備,「...
 環境部長彭啟明24日首度提出美國《關稅》政策對淨零推動有三大衝擊影響,企業受關稅影響對減碳投資觀望。他說,卓揆已指示要對企業「堅定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