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法院:歐盟成員國均有權 對臉書採取法律行動

歐洲法院今天裁定,歐洲聯盟任何成員國都可以依據歐盟個資隱私規則,對臉書和其他網路公司採取法律行動,並非只有公司註冊國家才能祭出法律行動。

2015年比利時隱私保護委員會曾控告,臉書在未告知使用者的情況下,違法蒐集個人資訊,違反隱私法,正式上告法院。歐洲法院今天的裁決讓臉書無法對此訴訟提出挑戰。

臉書曾駁斥此案件應該在愛爾蘭進行裁定,也就是臉書的歐盟營運總部所在地。

歐洲法院(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認為,歐盟通用資料保護規則(GDPR)「基於特定條件下,可授權歐盟成員國監管機構行使其權力,將任何涉嫌違規行為交由該國法院審理」。

然而,歐洲法院也表示,只有在「特定條件下」,也就是根據歐盟通用資料保護規則中的「一站式服務」原則,才能採取這樣的法律行動。

這項規則其中一項合作條件是「主責監管機構不能忽視其他監管機構的意見」,它們可以提出反對,「至少暫時」阻礙主責監管機構的決策。

相關新聞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2025年10月川習釜山會談達成芬太尼關稅降低等協議,但臺灣議題遭忽略,引發我國被邊緣化疑慮。學術文獻指出美中已進入「對等競爭」階段,...
美國總統川普於韓國時間今天早上在釜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雙邊會。這場會談進行約1小時40分鐘,為川普(Donald Trump)...
這波AI熱潮背後的資金流正變得越來越複雜,從輝達、OpenAI、甲骨文再到AMD、微軟與CoreWe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