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部長賀陳旦對國五接蘇花改評估通過之見解

因應國發會通過「國道五號銜接蘇花公路改善計畫」可行性評估報告,該計畫以國五聯絡道方式直接銜接蘇花改工程,全長約7.2公里。 本基金會電話專訪前交通部長賀陳旦對於此案的初步見解,並彙整於基金會網站供各界參考。

需要檢討的工程,應探究是否有必要性

1.第一點,本案國道延伸的需求為何?
目前國5銜接台9的路離市區有段距離,除了少數年節,銜接順暢未見塞車。即時有局部擁擠,並不一定會壅塞至市區。何況車流經平面街頭道引導到市區,增加觀光效益也未必不好。常見許多中小城市在市區外建外環道,人車繞道而去反而導致市區蕭條。本案形同用長隧道當外環路,需求量夠大嗎?對地方真正有益嗎?

2.第二點,是否能真正紓解交通?
假設真有如此大量車流會造成塞車需引導分流,本工程經由此質直通隧道注入台9平面道路,有可能只是將塞車點移轉向到台9,若是因此造成回堵車流擁擠在隧道內,對交安和空汙都不利。

3.第三點,原經過公共工程閒置問題。
新完工蘇花改在北端台9沿線原經過許多觀光景點(如:觀景平台、橋梁、白米社區等),本案繞道後將少人經過,如同閒置工程,本案所規劃移動轉車流,需求是否真的大量到要讓浪費此一短段剛完成的公共工程?

4.第四點,交通規劃上是否值得為少數人開闢此道路?
從蘇花改起公路建設多為截彎取直,强調節省時間。但通常是通勤族用節省時間作工程建設的正面理由,但宜花東間上班族太少,經由這段路線的人以假日返鄉與旅遊人潮為主,是否有必要為了少數時段用路人再用長隧道節省時間。
前一陣我們檢討太魯閣、普悠瑪時,發現當時為了求車速快,減少容量,反而造成一票難求。就糾正過去在東部運輸求快的錯誤政策。這次是否有必要再次為了少數人強調快速的道路工程?

5.第五點,該路段是否有符合國土規劃?
現在的7.2公里是否代表延伸國5?我們不斷把國道向花東方向延伸似乎要在東部興建高速公路?
這點是否符合現在的全國國土計畫?東部運輸政策是以鐵路為主公路為輔,何以蘇花改之後又持續推出沒有需求基礎,傷害旅遊體驗的蘇花安與本案國道延伸?

前交通部長賀陳旦對國五接蘇花改評估通過之見解

圖為前交通部長賀陳旦(照片來源: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相關新聞

近期,一份來自「碳簡報」(Carbon Brief)網站的報告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指出中國大陸在二○...
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 國民黨 今天在人數優勢下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眾消費韌性」特別條例,明定提供企業金融支持...
颱風丹娜絲從嘉義縣布袋鎮登陸,百年一遇,強陣風造成嘉義地區災情嚴重,設置於布袋新塭及義竹東後寮溪墘滯洪池的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被吹翻、破損,...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日韓等14國關稅通知書,台灣不在其中,川普也簽下行政命令,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包括台灣在內多國獲得更多談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