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達協議 拜習年底開線上峰會

美中外交高層官員6日在瑞士蘇黎世會談六小時後達成協議,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今年底前舉行「線上拜習會」,象徵雙方朝緩解當前緊張關係跨出一步。

分析指出,這次會談表面風光,但從雙方代表會後互動來看,很難說美中關係已回暖,但拜登和習近平選在最近碰面,正可減輕兩人在國內政局所遭遇的壓力。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6日在瑞士蘇黎世會晤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為美中高層官員繼阿拉斯加州的安克拉治和中國大陸的天津之後,第三次面對面會晤。

美方在會後宣布,將安排拜登與習近平在年底前舉行線上峰會,具體日期仍待敲定。習近平在新冠疫情爆發後,便未曾離開中國大陸,他也不會出席本月底的20國集團(G20)峰會、以及11月的聯合國氣候峰會。

彭博資訊引述美方官員指出,蘇黎世會談的內容比之前的美中官員會面「更重大、也更實質」,蘇利文和楊潔篪討論了雙方有共識的領域,包括氣候變遷,但蘇利文也提到雙方出現摩擦的領域議題,包括新疆和香港人權問題、台海與南海局勢等,他也挑明了說,美方不會接受把氣候變遷進展、和對其他雙邊議題的讓步掛鉤。

Axios指出,一名美國官員形容蘇黎世會談,為「拜登政府與中國大陸有過最深入的對話」,美方也認為這場會談是避免誤判的基礎。

這場會談表面上看相當成功,從美中代表會後互動與媒體報導細節來看,雙方仍是各自表態。

白宮表示,雙方討論確保高層接觸與溝通管道暢通,以負責任地管控美中競爭。不過,中國大陸中央電視台報導,楊潔篪對蘇利文說,「中方反對以『競爭』來定義中美關係」。

現場採訪的陸媒更指出,雙方談判代表在離開時,中方走正門而美方走側門,臨走雙方都沒有再互動,也沒有回應媒體提問,很難用回暖來形容彼此關係。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