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站在時代眼光裡,若干年後,2024年或許將被定義為轉折之年。中秋節後中國迎來了政策轉向,美國隨後掀起選舉風暴,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面對即將到來的2025,政策將如何演進?

中國共産黨12月9日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了2025年的經濟政策等。關於2025年的經濟政策指出, “實施更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表明了擴充財政刺激和貨幣寬鬆的態度。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專訪,被問及若中國大陸武力攻台,是否承諾保衛台灣?川普對此並未鬆口。我國學者認為,對於台灣問題,美國始終維持戰略模糊,國安會前副秘書長楊永明更提醒,要避免成為中美兩強激烈競爭的棋子。

當數位多媒體已在廿世紀末悄然占領了傳統的紙本媒體後,一路上自報紙、書籍、唱片CD…均節節蛻變,包括傳統占優勢之紙本廣告文宣…這的確是「人類世」之另類文明革命。

已25年未修的財政收支劃分法(財劃法)近來又成為立法院爭議的熱門話題。上會期立院財委會決議要求行政院於本會期提出對應版本併審,但卓榮泰院長最後以「現行財劃法已是最佳版本」為由,拒絕提出行政院版修正案,終讓此一充滿政治紛爭的議題,成為本會期另一個引發朝野衝突的新爆點。日前,財委會在爭議中通過將國民黨版財劃法修正案,送交黨團協商。

中國大陸申報「 春節 -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於當地時間四日在巴拉圭通過評審,列入 聯合國 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功擺脫韓越兩國對「春節起源」的爭奪。大陸學者認為,春節是中華民族情感的聚合,入選非遺對中國人來說是一件大喜事,春節的影響力也會更大。

主計總處昨天發布十一月消費者物價 指數 (CPI)年增率百分之二點○八,再度升破百分之二通膨警戒線, 主因除了颱風造成蔬菜水果價格大漲, 外食 、房租漲勢也持續飆高;其中房租年增率擴大到百分之二點六六,漲幅創廿八年半新高,主計總處官員坦言,目前看不到向下趨勢。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4日表示,未來兩年全球經濟可望穩定成長,但先決條件是保護主義氣焰復熾不至於使全球貿易復甦脫軌。OECD在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 2024年全球經濟將成長3.2%,2025年和2026年分別成長3.3%,反映通膨降低、就業成長和央行降息協助抵銷一些國家緊縮財政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