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大陸近期實行嚴格的限電政策,以降低天然氣、燃煤的價格,並達到縮減碳排放量的目標。然而大規模限電手段將直接衝擊經濟表現,美媒認為,限電政策將導致下游商品全面上漲,通貨膨脹問題一觸即發。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馬丁•沃爾夫撰文指出,除非收入不平等程度下降,否則長期停滯很可能重現。如果再疊加通脹持續飆升,就可能形成滯脹,給新興經濟體造成沉重打擊。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28日警告,聯邦政府將在10月18日左右耗盡現金,可能面臨前所未有的倒債狀況。美國10年期債券殖利率應聲跳漲,美股連日收挫。在通膨、債務違約及減債壓力多方夾擊下,《工商時報》整理報導,全球經濟將面對之衝擊。

在4日舉行的日本臨時國會,日前當選自民黨總裁的岸田文雄(64歲)預料將順利就任日本第100任首相,新內閣人事已大致底定。岸田計畫出席10月30、31日在義大利羅馬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袖會議(G20峰會)。

蔡政府執政邁入第六年,根據財政部國庫署日前公布資料,六年舉借債務已近2兆元,如今再加上攸關五倍券的紓困振興第四次追加特別預算案,以及未來即將推出的軍購特別預算案,蔡政府舉債預料將超過前朝馬政府;今年度的總舉債額,更高達6,000多億元,創下十年以來新高。

全球主要央行總裁29日警告,阻礙全球經濟成長的供應緊縮情況可能惡化,使得通貨膨脹的時間拉得更長,儘管當前的多種商品勞務價格急升仍應該是暫時現象。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說,通膨令人沮喪,預期會持續到明年。

油價勁揚、缺工、缺船…全球目前面臨的物價上漲壓力恐怕比預期更迅速加劇。這也使得一些人認為通貨膨脹升溫將證實只是暫時現象的看法,如今面臨挑戰。

美國政府要求三星、台積電等晶圓大廠,明年11月8日前提供晶片庫存、訂單等商業機密資料,立法院多位立委30日高度關切政府提出什麼作為?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原本低調,隨後與台積電通電話後指出,台積電表達不會透露個別客戶的商業機密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