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經濟部水利署今(14)日假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中正堂舉辦「水利風華 傳承創新─113年表揚全國水利傑出貢獻獎暨石門水庫60週年慶」典禮,經濟部次長陳正祺出席,並向大禹獎、水利事業貢獻獎及水利績優貢獻獎得主、水利工班職人、綠美化水岸土地認養維護績優單位以及水患自主防災社區評鑑績優縣市與種子社區等獲獎單位致上最高敬意。

為加速淨零排放、協助企業淨零轉型,碳交所今(13日)正式推出首個Verra碳權專案-緬甸紅樹林藍碳專案,預計本月底再推出綠碳專案,滿足企業不同類型的碳需求。另環境部長彭啟明12日再次強調,碳費制度盼今年底上路,而隨著碳費階梯式上升,3至4年後有機會走向總量管制排放交易。

碳交易政策將有重大轉變。據悉,環境部正研擬「總量管制」碳交易,未來與碳費雙軌並進,將參考歐盟「總量與交易」(Cap and Trade)作法,給予免費配額,碳權價格由市場機制決定,透過市場力量驅動減碳。

根據經濟部盤點,至2030年綠電供給量達900億度,遠大於企業界需求量408億度。此外,經濟部主導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2期選商結果預計6月出爐。

大選前後綠營態度反覆 桃市府批政治操作 地方揚言抗爭到底

經濟部撤銷桃園市處分,讓SRF發電廠又可進駐桃園,在地民眾已準備連署發動抗爭。圖為抗議畫面。(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立方、可寧衛與立疆等3家經營固體再生燃料(SRF)發電業進駐觀音桃園科技工業園區一事,在今年初大選前後,出現不同轉折。去年底由於有觀音居民強烈反對SRF業者進駐桃科園區,經濟部3度發函收回對業者的推薦函,桃市府以此為由,...

台灣面臨能源短缺,已是不爭的事實,不僅已構成國內半導體業營運風險,全球晶片業也可能受到波及。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全球能源中心高級研究員 Joseph Webster 指出,台灣不僅面臨能源短缺,更面臨電力短缺。他告訴 CNBC:「台灣的電力短缺可能有礙全球半導體市場發展,供應出現干擾恐將波及全球產業。」

碳有價時代來臨,企業碳焦慮越滾越大,「台灣碳交易之父」、台北大學教授李堅明認為,碳權是重要避險工具,企業在等待負碳技術成熟之前,短期應靈活運用碳權進行減碳。

全球面臨氣候變遷挑戰,台灣也將訂下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但為實現非核家園,台灣核電廠陸續除役,國內也掀起核電廠延役與否的討論,環境部長彭啟明3日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時重申, 堅守《環境基本法》非核家園目標,但也坦言,2050年淨零排放,「現實來看根本達不到,台灣也可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