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歐盟峰會24日登場,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前一天拋出驚人提議,表示和法國總統馬克宏商議後,計畫擇期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丁和歐盟召開峰會,改善雙邊關係。若峰會成局,將是2014年俄國併吞克里米亞以來歐俄首次峰會。但部分歐洲國家對此提議不以為然,恐動搖歐洲團結。

正在歐洲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3日在柏林會晤德國總理梅克爾,為梅克爾下個月訪美做準備。布林肯形容德國是美國最好的朋友,拜登總統期待梅克爾的到訪。梅克爾表示,將與美方合作因應俄羅斯和中國構成的地緣政治挑戰。布林肯在與德國外長馬斯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則警告各國,不要從新疆的「強迫勞動」中得到好處。

《旺報》社評指出,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在參議院撥款委員會稱,中國是美國頭號地緣戰略安全的挑戰,但「與中國的戰爭不是不可避免」,他並認為,中國還需要進一步發展所需能力,因此「不太可能近期內用軍事手段奪取台灣」。

美國參議院6月8日表決通過《美國創新及競爭法》,用以提升美國半導體相關產業發展、強化5G無線通訊技術,元大5G ETF研究團隊指出,該案投資總額高達2500億美元,規模龐大,可見美國在發展半導體、5G新科技上的決心,隨著該案推進,勢必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對5G發展形成強而有力支撐,建議投資人可盡早布局、參與5G長期發展。

警告1970年代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將捲土重來的示警聲今年來不絕於耳,有些人只見1月至5月物價大漲就遽下斷語,但對深入檢視數據來龍去脈的人士而言,「通膨恐慌」已在上周宣告終結。

根據《財訊》報導,美國時間6月8日,美國政府公布了一份全新的美國《供應鏈安全報告》,內容全面檢討了包括半導體、電池、礦物材料與原料藥等四大產業的供應鏈問題。其中,一方面圍堵中國,同時拉攏盟友。在市場秩序的重整過程中,全球半導體產業版圖可能大幅重組,誰將受利?誰將受害?

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講座教授朱雲鵬於《中國時報》撰文整理指出,通貨膨脹上揚的三大推動來源,第一是「供需失衡」;第二個來源是各國激烈的貨幣擴張政策;第三個造成通貨膨脹的來源就是原物料和運輸價格的普遍性上漲,以上3個來源,彼此密切相關。見解如下:

半導體產業掀起大擴產潮,根據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報告,未來幾年將有29座晶圓廠陸續到位,有望為相關設備商創造出千億美金規模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