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財政部昨(9)日公布去年台灣對美國出口1,113.7億美元,對美出超648.8億美元,出口值、出超規模雙創新高,推升對美出口占比上升至23.4%,也寫下24年新高。
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勢在必得, 金管會積極鬆綁法規與開放政策,但租稅優惠仍未有進展。金管會主委彭金隆8日正面回應表示,「稅」是台灣最困難的一點,可以慢慢努力,但不用當作前提要件,不會等到所有要件都備齊才「出門」。
主計總處去年首度公布高齡家庭CPI,今年第二次公布,2024年高齡家庭通膨率2.37%,比全體家庭2.18%來得高,曹志弘表示,老年家庭的食物、居住及醫療權重較高,而去年這三項漲幅又比較大,因此老年通膨率高於平均通膨率。
《壯世代促進法》三讀通過,聚焦55歲以上族群,透過就業、健康、學習、旅遊及金融等多面向政策推動壯世代產業發展,並促進社會參與、提升就業質量。法案要求2028年前發布國家白皮書,政府將制訂措施,如延緩退休、提供彈性工作及友善職場環境。學者呼籲改善年齡歧視並創造優質工作,確保壯世代勞動力有效發揮,為高齡化社會帶來新經濟模式。
勞保投保薪資分級上限9年未調整,勞保局統計,目前投保最高薪資級距新台幣4萬5800元者已達313萬人、占總投保人數32%,未來估算約有280萬餘名勞工將卡在勞保天花板面臨「高薪低報」問題。由於勞保費率始終未達平衡費率,若僅單純調高上限,恐怕會讓精算負債逾13兆的勞保基金更危險。
數個民間團體本月6日召開「能源開發未依法政策環評」記者會,批評經濟部新建天然氣的能源政策未依法進行政策環評,並提出主張,呼籲在政策環評前,應停止燃氣電廠個案環評。對此環境部回應,政策環評主要針對上位政策進行指導,雖僅具建議性質,但環境部仍鼓勵各主管機關進行完整的政策環評。
超高齡社會的人口結構下,會直接影響到住房需求和住宅安全。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6日表示,有鑑於台灣超高齡與住宅老化「人屋雙老」問題嚴重,內政部已研擬「老宅延壽」計畫,希望兼顧民眾居住安全與節能減碳。
在朝野政黨對立、僵局中三讀修正通過的《財政收支劃分法(財劃法)》,迄今餘波盪漾,行政院宣稱會衝擊2025年度中央政府預算,揚言不排除提出救濟管道,似忽略修正《財劃法》目的旨意。雖修正版本尚未咨請總統完成簽署、公布正式實施日期,但讓結構過度傾斜、長達25年未調整不合時宜的中央政府財政收支,朝向更公平與合理的劃分,逐漸露出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