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據法新社報導,美國前總統川普本月10日表示,他會鼓勵俄羅斯攻擊未履行財務承諾的北約成員國。此言一出,引發美國現任總統拜登指責川普向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低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14日也表示,預計今年將有18個成員國的國防支出占比達到標準。

農曆年前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年前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歐盟現正積極討論一項管制上萬種PFAS的提案,最快可能在2025或2026年生效。民間團體呼籲政府在2025年前將所有PFAS全面公告列管為毒性化學物質,並禁用於食品包材、化妝品等非必要用途。尤其在食品包材部分,衛福部應同步修訂「食品器具容器包裝安全衛生標準」,比照丹麥制定總有機氟含量限值,避免有不明PFAS成為漏網之魚。

西方國家因俄烏戰爭對俄羅斯加重制裁後,俄羅斯取得工具機的難度也隨之提升,但仍無法阻止俄羅斯從其他管道取得台灣工具機。中央將規劃預算補助或技術支援,開發適用的遠端遙控系統追蹤工具機流向,這場俄羅斯危機,可能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開始。

2023 年全球股市強勢收官,邁入 2024 年表現又將如何?有四大重點值得關注,包括美國聯準會 (Fed) 貨幣政策、美國經濟數據表現、總統大選,以及 AI 熱潮能否續航,將牽動今年股市後市。

近期中印關係

近期中共中聯部長劉建超會見印度駐中國大使羅國棟,並指中方願與印方推動兩國關係早日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中印互為鄰國,同為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大國,然而兩國關係並不融洽。

近期中共中聯部長劉建超會見印度駐中國大使羅國棟,並指中方願與印方推動兩國關係早日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中印互為鄰國,同為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大國,然而兩國關係並不融洽。

1月24日,歐委會發佈了經濟安全一攬子計畫,同時,歐委會發佈了《對外投資白皮書》,接下來將歷經徵詢公眾意見、成員國對對外投資進行監測和評估、對外投資風險評估三個階段,最後由歐委會提交應對政策建議,整個過程將持續到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