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歐洲央行、美聯儲和英國央行負責人警告說,在烏克蘭戰爭的「巨大地緣政治衝擊」和新冠大流行之後,全球將出現痛苦的轉變。
綜合媒體報導, 俄烏戰爭讓聯準會的工作極具挑戰性,而且疫情改變通膨動能,加劇通膨壓力,聯準會無法保證能夠達成軟著陸。美國聯準會(Fed)主席 鮑爾說,大流行可能永遠改變了經濟, 他強調,美國央行希望看到明確證據顯示物價壓力消退,才會放緩或停止升息。與此同時,數名聯準會官員均表態支持7月再度升息3碼。
綜合媒體報導,美國經濟離進入衰退期已為時不遠。這種觀點正在迅速擴散。缺乏公信力和可靠預測的美聯儲將陷入經典的「先緊縮後刺激」陷阱,這種陷阱在上世紀70和80年代困擾著許多西方國家央行,外界不相信央行的政策,央行對自己的政策也不堅定,將加劇對經濟繁榮的破壞和不平等。
美國前財政部長桑默斯認為,美國的通膨獲得控制後,有六成機率會重返長期停滯。
針對如何讓日益衰弱的全球海洋健康復原,一場延遲已久的會議今天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登場。 聯合國 秘書長古特瑞斯在聯合國海洋會議上表示,世界海洋正處於危機之中。
通膨時代來臨,又面對節節高升的能源成本,小市民們有苦難言。在因通膨與升息壓力下,萬物皆漲,不僅房租漲、食品漲、生活用品漲,唯有薪水不漲。近日因在能源成本持續提高下,電費也拍板漲價,預計於今日下午拍定漲價版本。在此情況下難保物價不會再漲,面對能源的規劃,不能僅是紙上談兵,什麼樣的方案能降低市民與日俱增的負擔也是一大重點,下面為基金會對於近期電價上漲所整理的相關報導。
《金融時報》報導,國際清算銀行警告,領先經濟體正接近一個「臨界點」,過了這個臨界點,價格快速上漲將變成常態,而且難以逆轉。 BIS呼籲,各國央行應「迅速且果斷」升息,以避免熾熱的通膨轉變成消費、投資及就業市場更嚴重的問題。
德國疲於應付能源危機與烏克蘭戰爭,氣候變遷受重視程度不若以往,環保人士退而求其次,設法用吸睛方式傳達訴求,柏林和慕尼黑今天都有人走上街頭,呼籲當局重視這個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