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彭博分析師指出,由於美國總統川普和財政部長貝森特最近幾周都曾提到外匯操縱問題,匯率爭議可能成為貿易談判的重要籌碼,預定4月初公布的匯率操縱報告可能是其中之一,尤其對中國大陸和日本施壓。近年來,美國財政部的主要貿易夥伴匯率政策常在每年11月和6月發布,但一項關於關稅與匯率操縱的研究報告將於4月初發布。
總統賴清德本月13日召開「凝聚反併吞共識,因應中國統戰滲透」國安高層會議,針對台灣當前面對的5大國安及統戰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總統表示,中國已是台灣反滲透法所定義的境外敵對勢力,並提出全面性精進與推動 國安法 制工作,目的是在不侵犯人權下,建構全方位的國家安全網路,對外宣示台灣反併吞的堅定國家意志。
中央銀行將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業務報告的書面內容顯示,去年淨賣匯達164.2億美元,超越2022年的130億美元,為公布調節金額以來最大規模阻貶行動,而近年匯率政策也從過往的「阻升不阻貶」轉向,尤其今年面對川普2.0,更可能大轉彎為「阻貶不阻升」。央行總裁楊金龍13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報告,根據書面報告內容,因新台幣對美元貶值,去年上半年央行淨賣匯90.6億美元;下半年因外資獲利了結台股並將股利匯出,及國際美元走強,國內匯市持續出現美元超額需求,...
AI蓬勃發展,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麥倫·舒爾茲受邀來台,11日在台師大舉行「不確定性、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專題演講。舒爾茲表示, AI有助於創新,但AI並非完美,所有模式都可能有誤判或誤差,當蒐集到錯誤資訊,可能讓模式走偏,在創新過程也可能出現作弊行為,懂得如何分辨和處理這些例外,將是人和AI的差別。
立法院本月12日進行 總預算 、 財劃法覆議案 記名表決,共112名立委投票,在藍白立委人數優勢下,以61票反對、51票贊成,兩項覆議案都遭否決,維持原決議。卓榮泰於本月11日到立法院,針對總預算覆議案進行報告備詢,指出3大窒礙難行之處。希望朝野立委可以理性溝通,也提到如果覆議案沒通過,必須要有機會跟國人說明,為政院可能下鄉宣講留下伏筆。行政院長卓榮泰去年上任後,已經五度提覆議,全部遭否決,已創下紀錄。
觀察家指出,在周二 (3 月 11 日) 閉幕的兩會上,中國政策制定者也希望描繪出一幅富有彈性的經濟圖景,儘管外部壓力和國內挑戰不斷加大,但中國經濟只會變得更加強勁。
李強於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中表示,2024年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對於2025年的經濟發展目標方面提出以下:(1)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5%左右、(2)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3)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4)赤字率將以4%安排,以上的目標符合市場預期。
今年是兩岸關係在現代史中很多重要節點的周年,在孫中山逝世100年紀念日後,接著就是中共「反分裂國家法」制定20周年。從20年的維度檢視兩岸關係的巨變,似乎又印證了海基會創會董事長辜振甫「但知春意發,誰識歲寒心」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