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經歷幾番波折, 美中 兩國代表在瑞士進行兩天協商後,終於達成初步協議,並發表了聯合聲明。原來美國對大陸進口商品課徵的 關稅 已達一四五%,大陸對美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亦達一二五%,在雙方共同調降一一五%後,美國對陸進口商品關稅降至卅%,大陸對美進口商品關稅降至十%;雙方議定九十天內繼續磋商。對大陸來說,與美國的關稅爭議,可謂一夕之間回到 川普 四月二日解放日前。

主計總處12日公布3月薪資統計指出,今年首季未達平均月薪的人數占總受僱人數69.77%,再創新高,也就是有近7成上班族領不到平均月薪,六年來領不到平均月薪的人數占比由66.75%升至69.77%,低於平均月薪者,呈逐年遞增之勢。

走進捷運車廂、咖啡館,或滑開社群媒體,不難察覺一種瀰漫在年輕人間的情緒:安靜、內斂,透著疲憊與茫然。他們不是沒有夢想,而是逐漸懷疑夢想是否仍能兌現;不是不努力,而是看不到努力究竟通往哪裡。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8日將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我國如果要設立國家主權基金,中央銀行與政府相關基金(如四大基金等)所扮演的角色為何?」專題報告並備詢,7日出爐的書面報告強調,央行對國家主權基金持正面態度,仍建議先訂立專法,設立獨立專責的主權基金管理機構,但不宜由外匯存底直接無償撥用。

在美台關稅談判之際,近日新台幣兌美元出現「暴力」升值,連2天升幅都超過1元,甚至見到「29字頭」引發市場質疑受到美國施壓,更痛批中央銀行放手不管,逼得總裁楊金龍出面說明,甚至總統賴清德也親上火線再次說明,更是史上頭一遭,要說政治力沒介入央行恐怕沒人相信,尤其馬上被韓國央行打臉,美國就是有向亞洲國家施壓貨幣升值, 美國總統川普讓全球央行包括美國聯準會(Fed)主席及台灣央行貨幣政策獨立性面臨空前考驗及挑戰。

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造成全球經濟秩序大亂,台商一般認為,只要小心應對,加上在彈性、速度及創業精神等優勢之下,台灣比起大部分的國家仍站在相對有利的地位。但面對未來的挑戰,關鍵是台灣產業要積極轉進新方向,及早超前部署。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表態,以台灣經濟實力、科技產業發展,具備成立國家主權基金條件,但要先有專法及專業公開透明的管理機制;不願具名學者表示,主權基金是政府運用大眾資源成立,用於長期投資的金融工具,若相關管理配套不周全,貿然成立管理幾百億美元、甚至千億美元的國家資產,最後大筆鈔票恐落入私人口袋之中。

台幣暴升,4月壽險將陷虧損,據透露,六大壽險高層已「口頭」向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提暫行措施,有兩大方向,一、尋找外匯準備金第二桶金的財源,二、調整匯率計算,如AC部位不評匯率或採匯率均價計算,惟彭金隆態度全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