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再提「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租稅優惠,希望爭取財政部同意。但 財政部次長李慶華昨(12)日表示,現已提供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等優惠,要審慎、綜合考量,對於TISA租稅優惠並未鬆口。 此外,外界關注金融營業稅調降,李慶華表示,若有需要修法,會趕在今年底前提出。目前金融營業稅率為5%,金管會建議降到2%。
大陸國家統計局將於14日發布8月份經濟數據。機構分析,8月以來政策效應進一步釋放,工業需求逐步復甦,但 整體經濟下行壓力猶存,國內有效需求不足依舊,居民消費潛力有待進一步釋放。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連平並表示,今年投資、消費、物價、就業、收入、信貸、理財和股市的疲軟現象,除市場信心不足和預期不穩外,背後主因還是房地產。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委託前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撰寫「歐洲競爭力的未來」報告今天發布,包括建議每年至少增加8000億歐元的投資來提高生產力,以趕上與美國的差距、因應與中國的競爭。
經濟部水利署今(10)日表示,台灣正處於氣候變遷的進行式,旱澇交替逐漸成為常態。面對未來更嚴峻的挑戰,水利署今明兩天(9/10、9/11)舉辦2024台灣國際水週—國際論壇,並聚焦「水與安全、環境與發展」進行討論,要從創新的核心理念出發,促進國內外產官學研界的多面向合作。
美國總統大選辯論於11日落幕,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與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在90分鐘內就多項議題直球對決。根據財經網站CNBC報導,無論是賀錦麗或川普贏得大選,都將維持對中國大陸的強硬態度,美中貿易關係仍將緊繃;川普可能加深雙方敵意,賀錦麗上台也不能排除會再強化關稅舉措。
八月底,美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赴北京見王毅。這是二○二一年三月以來中美雙方公開和私下會面的第七次。相較首次見面針鋒相對後一年半空窗期,目前雙方關係正如《金融時報》八月廿六日所稱「逐漸冰融」slow thaw of relations。
2024地緣政治高峰論壇11日邀請到前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創院院長 馬凱 碩、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做專題演講。馬凱碩形容,美國前總統 川普 是一名生意人,若再度當選美國總統,台灣作為美中競局下的一枚棋子,很有可能被輕易犧牲;他也呼籲台灣不要輕易推動台獨。
環境部預計今年10月底完成碳費費率審議,一般費率起徵價格在300至500元,2031年突破千元以上,對於是否可能造成綠色 通膨 ,身為碳費費率審議會委員的 國泰金控 (2882)投資長程淑芬11日回應,環境部有做過分析,課徵碳費這件事,除非太過極端的價格,否則對總體經濟包括通膨的影響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