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馬丁•沃爾夫撰文指出,除非收入不平等程度下降,否則長期停滯很可能重現。如果再疊加通脹持續飆升,就可能形成滯脹,給新興經濟體造成沉重打擊。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28日警告,聯邦政府將在10月18日左右耗盡現金,可能面臨前所未有的倒債狀況。美國10年期債券殖利率應聲跳漲,美股連日收挫。在通膨、債務違約及減債壓力多方夾擊下,《工商時報》整理報導,全球經濟將面對之衝擊。

因應我國「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及歐盟宣布CBAM對企業影響評估及因應措施,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今邀請環保署、經濟部、交通部等正副首長專題報告。環保署表示擬將《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改為《氣候變遷因應法》,預計本月預告修正條文及意見徵詢。

在4日舉行的日本臨時國會,日前當選自民黨總裁的岸田文雄(64歲)預料將順利就任日本第100任首相,新內閣人事已大致底定。岸田計畫出席10月30、31日在義大利羅馬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袖會議(G20峰會)。

蔡政府執政邁入第六年,根據財政部國庫署日前公布資料,六年舉借債務已近2兆元,如今再加上攸關五倍券的紓困振興第四次追加特別預算案,以及未來即將推出的軍購特別預算案,蔡政府舉債預料將超過前朝馬政府;今年度的總舉債額,更高達6,000多億元,創下十年以來新高。

歐美英央行示警,供應鏈瓶頸可能持續惡化,進一步推升通膨走高,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同時預期,通膨壓力可能延續到2022年。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施行迄今近1年半,隨著全球各國開始走向與病毒共存,該條例是否應重新檢討引發外界關注。立院九月三十日召開公聽會,多數與會學者主張,該條例除了欠缺明確原則,也沒有最長時間限制,立法院應思考修法。

倫敦智庫「能源轉型委員會」最新報告呼籲,即將於11月登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應進一步關注暖化效果遠比二氧化碳嚴重的甲烷(Methane)減排工作,甚至能藉此彌補各國二氧化碳減排成效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