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14日正式宣布,台積電將會在日本興建特殊製程12吋晶圓廠,提供22奈米及28奈米製程產能,並可望獲得日本政府及日本客戶支持。預估該廠將在2022年開始興建,2024年底進入量產階段,可擴大台積電的全球布局。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今天承認世界貿易組織(WTO)的重要性,也希望這個組織成功,但表示,美方對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立場已改變。

行政院長蘇貞昌14日核定明年基本工資調漲方案,月薪從2萬4,000元調高至2萬5,250元,調增1,250元、調幅5.21%,時薪由160元調高至168元,自2022年1月1日起實施,預估逾245萬名勞工受惠,其中台灣本土勞工約200萬人受惠。

美國聯準會(Fed)三名官員12日一致表示,美國經濟強勁復甦、勞動市場出現進展,已滿足Fed自11月開始縮減購債的條件。但他們坦言,通膨升溫時間恐比他們預期來得久。美國前財長桑默斯(Larry Summers)13日警告美國恐有通膨失控風險,批評Fed控制通膨的行動慢半拍。

前海基會董事長、精神科專科醫師洪奇昌撰文指出,美中戰略競爭和兩岸政治歧異皆非短期內可化解,為了避免集體夢遊走向衝突,台灣的決斷並須更為細緻,一方面,對中華民國前途的「四個堅持」是沒有模糊空間的。

央行副總裁陳南光13日指出,台灣過去20年來通膨率偏低,但用更長期的時間觀察通膨議題,可發現「這次不一樣」,全球發展結構上出現三大新的因素:去全球化與供應鏈重組、人口老化與勞動力短缺、政府債務貨幣化,使得這次的通膨與通膨預期逐步升溫。

英國議會跨黨派小組近日公布對政府抗疫政策提出檢討報告,認為英國防疫政策是「公共衛生嚴重失誤」,尤其疫情爆發初期,未能及時採取措施防止病毒蔓延,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失誤之一。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認為,對錯誤的政策提出檢討,這是英國依科學證據決策的偉大之處,值得學習。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昨天在立院經委會答詢立委賴瑞隆時表示,落實2050淨零碳排的路徑圖最快今年底會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