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總統府31日(周四)將舉行第5次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將聚焦討論 內政部主責淨零建築推動策略,第一階段由公有新建物帶頭,強制要達一級能效或近零碳建築標準,同時1千平方公尺新建物屋頂優先鋪設光電板;至於私有新建物,預計年底前內政部將修改建築及節能相關法規,強制符合一級能效。
嘉義 沿海 滯洪池 光電案場仍有12.5萬片 光電板 待清運,環境部長彭啓明昨下通牒8月1日前須清完,否則每一個案場將重罰300萬元,且會按日連續處罰,尤其點名新庄、貴舍2、荷包嶼場「看不到積極的態度」,清運速度緩慢,至今仍有大量光電板在水上尚未處理。
彭啟明在臉書撂下重話,他非常不滿意嘉義新庄、貴舍2、荷包嶼毀損光電場,視察時完全看不到積極態度,他提醒業者「你們太令人失望,不早日清除回復原狀,就不用有未來」,...
為避免碳洩漏,台灣正規劃台版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環境部長彭啓明昨(24)日表示,今年研議產品碳排放量與試申報制度,預計明年上半年完備相關法規後,正式啟動試申報,展開「台版CBAM元年」。
經濟部 長郭智輝卻表示,這次風災造成光電受損容量,僅佔全國總設置容量的0.4%,損失甚微。這個說法明顯是為了民進黨的錯誤政策而粉飾太平,也失去一個最好的檢討光電政策、體檢光電韌性的時機。
丹娜絲颱風的離去,除了帶來短暫的風雨平息,也為台灣的 太陽能光電產業 敲響了警鐘。行政院會今(17)日討論「丹娜絲颱風復原計畫」,其中桃 園市副市長蘇俊賓特別指出,近期南部受損的太陽能光電板處理問題,不僅引發民眾對環境危害的憂慮,更揭示了台灣在再生能源發展道路上,兩個迫在眉睫的根本性問題:光電板的場址適宜性,以及面對未來龐大報廢量的處理能耐。
丹娜絲 颱風重創嘉南地區,大量滯洪池、水面 光電 板毀損,面對十四點五萬片巨量廢 光電板 , 環境部 誇下海口請「業者配合」兩周內清除、一個半月回收處理去化,並拍胸脯保證水質無虞。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昨(19)日親赴 西藏 林芝,出席雅魯藏布江下游 水電 工程開工儀式,宣布工程正式開工,該工程將建設五座梯級水力發電站,總投資約人民幣1.2兆元(約新台幣4.9兆元)。外界推估,雅魯藏布江水電站發電量將達三峽大壩的三倍多。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研究指出,從英國的馬鈴薯到印度的洋蔥,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輕易造成全球各地食品價格短線飆漲。報導引述巴塞隆納超級電腦中心主導的一項研究,首次直接證實多起極端氣候事件和糧食價格劇烈波動之間的關聯,凸顯全球糧食體系漸漸經不起環境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