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中國大型地產商恒大集團債務風險不斷攀高,恐引爆財務危機,金管會昨(16)日公布我金融業在大陸曝險情形,合計銀行在大陸子分行授信投資,保險、券商投信對大陸市場投資,以及國人所買境內外基金有包含大陸成分股在內的曝險總金額高達約2.25兆元,不過境內基金與壽險業都已有因應減碼,對於恒大事件發展是否會引發系統性風暴,值得投資人關注。

中央銀行16日在其臉書上以「金融史上的今天: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布倒閉,並擴大成舉世震驚的全球金融危機」為題貼文,針對近期大陸房地產巨擘「恒大集團」爆發財務危機,市場擔憂醞釀大陸房地開發商的破產潮,更被外界視為是大陸版的「雷曼時刻」。

《工商社論》指出,再好的經濟和社會政策,都必須有一個健康的人口結構做後盾,才能達到順水推舟的效果。然而,大陸的人口結構卻一路往老齡化和少子化的「不健康」方向而去,不僅無法成為政策的推力,反倒成為許多政策的阻力。

經濟部前年准許亞泥在花蓮太魯閣採礦權展限20年,引發修礦業法爭議,而居民與環保團體也以利害關係人身分提告,一審判居民勝訴,最高行政法院昨(16)日駁回上訴確定。

ESG是Environmental(環境保護)、Social(社會責任)、Governance(公司治理)三字縮寫,ESG指標往往用來評估,企業是否善盡社會責任,及是否重視永續發展。

環保署今天審查核二廠除役環評案,環委著眼於火山、海嘯及氣候變遷等因應計畫,決議本案補充修正後再審。台電表示,評估除役計畫約25年,未來規劃作為低碳電力來源電廠用地。

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於《中國時報》撰文指出,政治與權力永遠是北京中南海戰略議程的重中之重,領導人的權力鞏固以及政治繼承主導著中國大陸的政治、經濟、社會乃至於涉外政策。雖然共同富裕有諸多符合普世標準的社會意涵,但不可避免地帶有中國特色的政治目的。

不肖業者違法濫倒廢棄物於農村、魚塭,相關案件層出不窮,去年環保署就承諾檢討《廢清法》並提出修正草案,但距今已10個多月未有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