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車用晶片產能告急,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被寄予厚望,希望能提供支援。業界傳出,台積電內部正積極調度車用晶片所需的8吋晶圓代工產能,並將英飛凌、德儀、恩智浦、瑞薩等國際汽車晶片大廠列為「首要供貨對象」,以協助解決全球車廠因缺晶片面臨生產線停擺的問題。車用晶片荒,也突顯了歐洲半導體業落後窘境。

全球車用晶片大缺貨,據傳德國經濟暨能源部長Peter Altmaier致函給台灣政府,希望為德國處境艱難汽車產業提高晶片供給量。除了德國,包括美國、日本也都透過外交管道希望政府出面協請台積電加大供應車用晶片。

全球半導體短缺正在變得嚴重。開端是美國政府對中國大陸企業的制裁。代工企業中芯國際(SMIC)等成為制裁目標,訂單集中湧向了台灣企業等。再加上汽車用半導體的需求快速復甦,供應短缺跡象加強。以世界最大的台積電(TSMC)等為中心,半導體製造商加緊應對,但有觀點認為到2021年下半年才能恢復。

中芯國際積體電路製造(SMIC)啟動了新的經營體制,4名經營高管中有3人來自台灣大型半導體企業。中芯國際計劃借助擁有豐富經驗的台灣人才的力量,在承受美國制裁的情況下提高半導體的技術實力等,推進大陸的半導體國産化。

世界經濟論壇原本每年1月在瑞士達沃斯舉行年會,因全球疫情持續蔓延,今年年會將推延至初夏舉辦。昨(25日)則以視訊會議的方式召開高層級的「達沃斯對話」會議,邀請全球主要領袖共商後疫情時代重振世界經濟。習近平在北京以視訊方式參加達沃斯對話會議,他強調,中國將繼續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更加積極地參與全球經濟治理。

美新財長將就任,央行面臨阻升因境,央行呼籲同舟共濟穩定匯市,金管會透過三招助攻,包括加速放行投信基金、研議鬆綁國人投資國外有價證券規定及評估放寬外幣保單規定等,去年第4季投資國外的投信基金放行件數明顯增加、規模3,000多億元,資金匯出有助舒緩新台幣升值壓力。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20日宣誓就職,隨即連簽17項行政措施,15項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s)和2項行政行動(executive actions),逆轉川普政策,包含停止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程序、重返巴黎氣候協定等,並要求民眾未來100天戴上口罩。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今天召開國務卿提名人布林肯人事聽證會,聚焦中國、伊朗與俄羅斯等議題。布林肯表示,北京無疑是美國最大挑戰,美中關係對抗成分增加,有競爭但也有合作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