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金庸名著「倚天屠龍記」張無忌所練的九陽神功裏有一句話,「他強由他強 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 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只要我們自己強大,又何懼於各種危機?好好修練內功,增加自己的實力,就是台灣目前唯一的因應之道,不論政府或企業,大家應該把握時間,積極努力,共同為台灣開拓光明的前景。

面對國家轉型與世界快速變動的局面,過去台灣創造了經濟奇蹟,但也犧牲了許多自然資源,政府每年在水土保持、防洪治水及救災預算愈編愈多,但災害反有日益嚴重趨勢,缺乏上位宏觀指導的全國國土計畫,除了在空間規劃上失序,國土資源的保育工作也無法有效整合。

至於公私部門及中央地方的溝通合作,如何納入民眾參與機制,原住民的土地使用保障,以及整合相關國土計畫與保育事權等問題,都有待國土計畫法的上位規範,...

過去數十年,我國雖創造了經濟奇蹟,但奇蹟的背後卻也犧牲了部分自然資源,加以全球氣候變遷所引致的災害日漸嚴重,台灣近年重大天災如九二一地震及莫拉克颱風等,在在暴露國土容受力的脆弱及韌性都市建構之必要性,民國六十三年制定之《區域計畫法》(最新修正日為民國八十九年)已不符時代背景需求,政府每年在水土保持、防洪治水及救災預算愈編愈多,但災害反有日益嚴重趨勢,缺乏上位宏觀指導之全國國土計畫,除重複投資的空間規劃過於浮濫,國土資源的保育工作亦無法有效整合...

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與後續的歐債危機之後,全球經濟邁向艱難的復甦之路,然而美國升息的時程,以及今年8月11日人民幣匯率下跌的衝擊,為復甦增添變數。各國無不亟於尋找促進成長的新動力源,其中,發展基礎建設投資被視為重要的成長動力源,受到亞太地區與全球的重視。

在這波創新浪潮下,台灣應當加緊跟上創新的腳步,才不至於被新一輪科技競爭淘汰。台灣具有許多高科技人才,近年社會上也重燃創業熱情,惟不具備如美國活絡的資金,政府要想辦法給創新者與資金持有者更多協助,鼓勵創業與投資,創造台灣新奇蹟。

近十年來在全球化下,知識經濟發展加速,科技與資訊網絡的推進,文化交流頻繁。今日的一切都快到不及消化,往日的個人生活經驗進入新世代,簡訊把思念貼化為沒有温度的文字,原本聽得到聲音看不見表情,現在可藉科技縮短地域送上影像。然這一切巳喚不回,以往人倫中的每日晨昏定省,父母、子女、情人愛的擁抱,朋友間面對面的情感投入。人與人的溝通與了解,在追求經濟效益的鍵盤上,科技引領下冷漠的各自低頭敲打,「心」的疏離在滋長中,己不再堅實,...

由中央大學和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已邁入第七年的「余紀忠講座」,19日邀請到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金耀基,以「中國現代政治文明的探索-從民本到民主的歷史之路」為題精闢演說。他解析不同時空背景下的政治文明,再三強調,台灣的民主得來不易,要好好珍惜,朝更完善的民主實踐!中大校長周景揚、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中央研究院院士劉兆漢、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副校長林聖芬等人同台聆聽,由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王汎森擔任引言人,並有青年學子提問對談。...

進口 替代的觀念應用在金融業上是非常好的構想,目前為止,至少在國際債券上已經獲得初步的成效。我們希望在這個成效的基礎上,可以更進一步,將國人的財富管理 業務也從海外轉回台灣。做好這一步後,會有更多的專業金融服務人員在台灣工作,打好台灣的基礎,讓未來金融業打亞洲盃有更大的成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