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15)日發布預測指出,勞動新制「一例一休」所引發的物價上漲雖抑制部份消費動能,但在全球貿易擴張下,預測今年我國出口成長率將升至8.50%,創下近6年新高,經濟成長率因此同步上修至1.92%,雖未保二,但也創下近3年最高。
大陸一年一度的政治大事,全國人大與政協「兩會」,定下月3日在北京登場。值此國際經濟形勢動盪詭譎之際,今年兩會將部署的相關應對策略為何,頗讓人關注;但我們更期盼,此會能呈現積極性的對台經貿政策表述,來為兩岸經貿交流開出新局,以整合兩岸產業優勢,共同因應國際經濟新變局。
農委會主委正式交接,但前任曹啟鴻僅在位八個月,就匆匆接棒給林聰賢,外界皆擔憂民進黨政府推行的「新農業政策」是否就此胎死腹中,將影響未來農業政策的規劃;對此,農委會強調,包含十大項目的新農業政策不會受主官更替影響,將維持其一貫性,在四年內盡力達標。
編按:政府於近日打出組產業國家隊的概念以期推動總體產業發展,這項新聞引起立委、學界、產業界反應。而產業國家隊將會如何走?應該如何走?以下收錄相關報導持續追蹤。
編按:為促進國內發展,政府於開春之際提出擴大公共建設投資,除了原本提出的四大建設,近期又加碼第五項地方城鄉建設。以下收錄相關新聞報導作為持續觀察追蹤基礎。
士林、北投區自然生態豐富,但受到都市發展影響,生態系統破壞嚴重。在地議員何志偉認為,士林、北投河川密度高,適合做為生態整治的示範基地,建議市府以近自然工法,規畫親水空間、復育生態;北市水利處表示,已鎖定適合的地點,正在進行可行性評估。
近日行政院廢除已實施四年多的「跨域加值公共建設財務規劃」,而與此同時卻又研擬四年兆元的擴大內需方案,以台灣今日財政困難的情況,廢掉一個撙節國庫支出的預算審查原則,又擬以特別預算大肆舉債建設,這無異置國家財政於危境,不可不慎。
編按:內閣部分成員換組並於今日上任,其中科技部與衛福部的新部長上任紛紛發表未來任內要推動的方向與任務,以下收錄相關報導以進行持續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