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明年7月起新建物申請容積獎勵,須同時取得能效認證,Q3起公有建物先行登錄

 內政部已宣示明年將提修法草案強制民間新建建築物減碳,並推動「綠建築+建築能效」同軌申請,明年7月起全台新建物申請綠建築容積獎勵時,也須取得建築能效認證。而針對既有建物,內政部也正研議減碳管制辦法。

 對於既有建物,政府也以公有既有建物優先帶動,並在第三季推出「BERSe既有建築能效登錄」系統,透過建物使用執照及連續24個月的電費單據計算使用碳排。...

財劃法 的修正詭譎多變,「斗然而來,戛然而止。」

距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於6月5日浩浩蕩蕩地召開了第一次初步審查會與第一次公聽會後,不過兩周的時間,財委會全體委員會議於6月19日表決,通過國民與民眾兩黨委員臨時提案,建請財政部在第二會期開議(9月22日)前,提出財劃法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至於目前的20件修正提案,決議:「另擇期繼續審查」。換言之,本會期財劃法修正的討論已經結束,進度在原地踏步。

...

澳洲推「未來澳洲製造」計畫,擴大投資再生能源,爭取對關鍵礦產控制。駐澳洲代表徐佑典說,台、澳氫能合作具前景,而這項計畫也為台灣提供澳洲關鍵礦產供應鏈的下游製造機會。

針對國會改革修法的覆議案在立法院闖關失敗,賴清德總統今(24日)親上火線,召開上任後首次敞廳談話,並表明將向憲法法庭提起憲法訴訟、聲請釋憲。

行政院日前針對國會職權修法提出覆議,經過2天的全院委員會審查,立法院今(21)日記名表決覆議案,以62:51票維持立法院三讀決議,覆議案不通過。

最快明年修法,新建物將須取得建築能效1級或近零碳建築

 為落實2050年淨零目標,內政部規劃建築減碳「公有先行」,全台民間建物也開始得繃緊神經。內政部20日表示,已完成建築部門淨零措施,將在2026年提前達成公有新建物,須全面取得建築能效1級或近零碳建築(1+級),未來也會全面觸及到民間的新建物。

 國土署進一步表示,最快明年提出修法草案,儘速依建築法規強制實施。

 總統賴清德就職滿月時強調,...

執政者一旦對國家政策有影響力,就必須要有承擔責任的機制;而所成立的組織應當有法源依據,如此才受立法權、監察權的監督;特別是涉及國家層級政策,將影響龐大的政府預算與相關產業發展。賴清德總統在就職滿月之際,宣布在總統府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健康台灣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三個委員會,並由他擔任召集人。這種欠缺法源的組織,引起社會廣泛的疑慮。

首先,就總統府的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恐與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簡稱國家永續會)」...

環境部「綠色戰略辦公室」今(20)日揭牌,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未來綠色戰略辦公室承上完全支持總統府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推動氣候變遷的架構;而 在行政院的體系之下,環境部與各部會合作淨零與氣候變遷相關政策的落地和執行,未來綠色戰略辦公室也會扮演重要的角色。

彭啓明表示, 綠色戰略辦公室由兩位次長葉俊宏、施文真擔任正副召集人,氣候署長蔡玲儀兼任執行長 ,並調派環境部及所屬機關人員執行辦公室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