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出手 內政部為綠建築上緊發條

明年7月起新建物申請容積獎勵,須同時取得能效認證,Q3起公有建物先行登錄

 內政部已宣示明年將提修法草案強制民間新建建築物減碳,並推動「綠建築+建築能效」同軌申請,明年7月起全台新建物申請綠建築容積獎勵時,也須取得建築能效認證。而針對既有建物,內政部也正研議減碳管制辦法。

 對於既有建物,政府也以公有既有建物優先帶動,並在第三季推出「BERSe既有建築能效登錄」系統,透過建物使用執照及連續24個月的電費單據計算使用碳排。

 全台6萬件公有既有建物優先推動「BERSe既有建築能效登錄」,若取得能效1級,通過審查後則可取得綠建築黃金級標章,若落為5級以下,則由專家評估法診斷設備效率以改善更新。

 不論新建物、既有建物,內政部均以「公有先行」為原則,逐步推進到民間建物實施。目標在2026年提前達成公有新建物全面取得建築能效1級或近零碳建築(1+級),預計到2050年時,將有100%新建物及超過85%既有建物為近零碳建築。

 建築部門的排碳中,有四分之一是在建築物施工過程中排放,另外四分之三則是當人居住到建築物當中、使用建物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排放。因此,內政部強調,推動建物淨零的政策,必須從設計規劃和電器使用著手。

 另一方面,鎖定建物「使用效能」加速減碳,內政部也在現行「綠建築標章」制度基礎上建立「建築能效評估及標示」系統,藉推行逾25年的綠建築制度順水推舟,讓建築能效標章與綠建築標章掛鉤申請,以加速帶動建築物取得建築能效等級標示以及淨零碳建築,並且以耗能量大的建築優先,逐步增加建築物適用範圍。

碳排評估量化 市場仍憂成本壓力

 內政部「建築能效標章」制度主要針對建物完工入住後的「使用碳排」,為達建物全面淨零,在今年7月起,將推廣「低碳建築評估認證」,鎖定建築物在施工興建的碳排,透過改變施工、選用低碳建材方式,降低建築物在建材生產運輸、營建施工、更新修繕及廢棄拆除階段的碳排放量。

 據統計,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國總排放量約19.85%,在六大部門中排名第二,7成來自於建物的能源使用產生碳排放量,剩下3成則是建物營建階段的蘊含碳排量。針對建築物「興建階段」的減碳工作,內政部也已於年初完成相關作業,於7月推行「低碳建築評估認證」,讓建物碳排評估全面量化。作為淨零建築全面量化工具。

 內政部今年初發布「建築蘊含碳排標示申請審核認可及使用作業要點」,將在7月起生效,將建築「蘊含碳排」評定事務,採指定評定專業機構方式辦理,達成全方位的淨零建築政策。

 考量預鑄工法省人工,也減少廢料、粉塵和噪音,是建築減碳的關鍵作法,但造價較高成為阻力,內政部在3月預告「建築物預鑄率申請評定作業要點」,研擬開放採預鑄率申請容積獎勵,初步草案規劃釋出4%~6%容積獎勵回饋,作為普及化的有效誘因。

 外界憂心綠色通膨再推升房價,內政部強調,這是一種說法但並非現況,當前碳費尚未徵收,碳費費率也仍在審議階段,業者應避免藉機提高原物料售價、違反公平交易法。

 專家分析,低碳建築是建物減碳從改變設計開始,實質上的成本應是「不增反減」,當設計已盡極致,為達更高標準的低碳認證,須選用低碳水泥等建材時,因現階段尚未普及、單價較高,確實可能增加少部分成本負擔。

相關新聞

雲林縣政府日前發函給經濟部,要求納入再生能源的「總量管制」,並且要有統一的審查格式,在中央改進之前,將暫緩核發再生能源發電廠設立同意函。...
房市景氣火熱且價量齊漲,著眼美國聯準會9月啟動降息循環,估計央行貼放利率將「連兩凍」、是否祭房市第七波管制措施成焦點,...
 美國聯準會(Fed)19日啟動降息為市場共識,我中央銀行當日下午也將舉行第三季理監事聯席議會,據本報對金融業者問卷調查結果,...
歐盟在今年7月26日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爭端解決磋商,認為台灣離岸風電產業關聯政策有違反WTO的「不歧視進口商品和服務」之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