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自從疫情提升為三級警戒後,環評都以線上會議舉辦,外界質疑數位落差影響民眾參與及發言權,且爭議案件應暫緩,留待實體審查較審慎。

7月是否繼續暫停實施夏月電價?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0)日透露,7月因為三級警戒又延長,很多人還是在家辦公、居家時間較多,「在合理範圍內」,應該要給予考慮。

國內疫情升溫,干擾經濟表現,中經院今天發布最新經濟預測,預估全年成長率約為5.16%,較4月預測值上修0.36個百分點。經濟成長率上修,但觀光服務業仍在困境當中。

去年以來國內遭逢百年大旱,考量近年氣候變遷、枯旱風險大增,國發會表示,將加強產業投資所需供水優化,未來持續推動「產業穩定供水策略行動方案」計畫,針對各項開源、節流、調度、備援工作亦持續趕辦推動,預計至2024年,每日可增加82萬噸水源。

經濟部公布最新外銷訂單,若以美元計算,6月、今年第2季及上半年均創同期新高,年增率也均超過三成。但若改以台幣計算,發現年增率全部縮水近一成,顯示新台幣匯率持續走強,讓外銷訂單呈現「虛胖」。

針對碳排過高、氣候變遷等影響,歐盟本月稍早提出相關政策,包括復育森林、泥炭地等,盼可藉「碳排吸塵器」減少碳排放量。對此,坐擁大片森林的羅馬尼亞力表支持,但表示各國仍須開會確立相關目標和金援。

國際能源總署(IEA)今天(20日)表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在2023年創下歷史新高,因為預計只有2%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後復甦資金用於清潔能源上。

日前北京方面拒絕安排美國副國務薛曼在其本周訪問亞洲期間與對等的中方官員會面。隨即美起訴中國特工網攻,據《金融時報》報導,美國聯合西方盟友指責中國與網路犯罪團伙合作,破壞全球安全。中方稱這些指控毫無根據,是惡意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