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與此同時立法院也有11個版本草案可能會合併審查,各版本主要差異在於機關權責劃分、碳定價、調適等部分,預估將成為審議時的討論重點。
國發會上(3)月底公布2050淨零路徑,而《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正草案也進入倒數階段,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與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今(6)日舉辦座談會。
編者按: 本土疫情再次蔓延,指揮官陳時中坦言,「疫情還沒到高峰仍在發展中。」外界關心台灣防疫政策到底要往「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且本次染疫者多為無症狀或輕症,要如何做好醫療資源分配,並免醫療量能崩潰,也是需要政府關注的議題。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正在出訪台灣、日本等地會見亞洲客戶和供應商,包括台積電在內,基辛格將再度拜訪台灣,將會與台積電代表會面,企圖重振受到全球疫情和地緣政治衝突影響的半導體產業。
台灣力拼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經濟部水利署今天研提土地植樹固碳促動產業轉型、水利工程減碳邁向碳中和,以及水庫滿載發電支援綠能網絡等三大作為,盼接軌淨零趨勢、支持綠能減碳路徑。
ESG承諾由減碳下手,未來供應鏈的用電皆需達到百分百綠電。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公布最新評估報告。學者認為,減碳對經濟影響很小,且整體效益大於成本。
藍濤亞洲總裁兼東海大學智慧轉型中心執行長黃齊元指出,去中心化成為全球新趨勢,未來世界的贏家將是那些懂得全球布局、策略聯盟、平台打造、資源整合的企業,如美國邀請聯電赴底特律設廠、鴻海打造MIH平台,徹底改變商業模式,台灣才能在新經濟潮流中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