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據《路透社》整理報導,美國總統拜登提名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FED)主席鮑爾連任,此時美聯儲正處在一個關鍵的節點,鮑爾將面臨五個挑戰,首先必須指出政策方向;調整美聯儲的監管職責;制定法定數字貨幣的發展方針;面臨氣候風險的經濟挑戰;最後是貧富差距間,種族和性別問題。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撰文指出,美聯儲必須針對通脹調整政策,說明當前貨幣政策僅適用蕭條時期,但現在不再面臨蕭條風險,反而面臨通脹頑固化的風險。

編按:美國總統拜登宣布聯準會主席鮑爾續任,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確定續任,理事布蘭納德升任副主席。眼前最大挑戰是控制隨經濟復甦不斷升溫的通貨膨脹。鮑爾認為通膨只是短暫加溫,如果事與願違,疫後時期貨幣政策加快緊縮在所難免。

編按:市場充斥經營權大戰,為防止市場派狙擊公司,財委會通過臨時提案,要求金管會與經濟部等相關單位,一個月內研議對徵求委託書的機構或業者,建立相關業別,強化控管;同時對銀行企金貸款是否有暗助禿鷹併吞上市櫃公司,進行專案金檢。。

東吳大學辜濓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台灣金融研訓院榮譽顧問許嘉棟於《聯合報》撰文指出,為了避免貨幣政策落入「不是太遲,就是太猛」之陳痾,各國央行應盡早調整其貨幣政策,收回市場上之過剩資金,進而升息。

立院財委會邀請中央銀行、財政部、金管會針對遏止股市禿鷹和房市炒手進行專題報告。央行、金管會、財部各自提出相關配套措施,強化管制措施。截至目前止央行已啟動51次專案金檢。

「習拜會」引發全球關注,德國總理梅克爾指出,雖然當前對中國須更加小心,但德國及歐盟都應該繼續與中國合作;李顯龍稱,中美恐誤判台海問題;前英國首相布雷爾表示,中國應要清楚瞭解到,「台灣不同於香港。而西方對這點存有強烈看法」。

《聯合報》報導,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陳博志表示,過去幾年有些重大事件發生,特別是疫情,造成世界上很多產業的改變;展望明年,台灣若能利用這些大變化帶來的機會,將會是迎接創新叢生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