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美國參議院28日(一)通過提供半導體晶片製造產業520億美元補助的《美國競爭法》(America COMPETES Act),此法案旨在提振美國技術和研發,俾以與中國競爭。接下來該法將轉往眾院協商,參眾兩院經數月討論後可望取得共識。外界預料折衷版本不太可能在5月底前完成。

美國司法部支持一項反壟斷法案,擬禁止亞馬遜、谷歌和蘋果等大型數位平台偏袒自家產品與服務,削弱競爭對手的做法;同時,中國在兩會後將加大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完善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裁判規則,依法規範數位經濟發展,保護平台從業人員和消費者合法權益。。

本期《外交》雜誌研究受美國牽制已久的中東前景,二次大戰之後,美國的中東政策基於兩個權力平衡點,美國和蘇聯的平衡, 以及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平衡。在美國政策變化的背景下,地區大國正面臨新風險,尋找新機遇。

編按:烏克蘭引發危機,美更重視有主導權的印太戰略,李顯龍表示,烏克蘭戰爭影響亞太地區,且這裡有著潛在熱點和爭議議題,若不善加管控可能升級為公開衝突,拜登與李顯龍並未特別提及台海,但會後李顯龍表示,盼台海維持現狀,反對非和平方式改變。

編者按: 中國疫情增溫,雖上海市官員日前才說「上海不能封城」,但27日緊急宣全市28日起以黃浦江為界,分區分批「封城」,所有企業實施封閉生產或居家辦公,形同「封半城」。此舉勢必衝擊衝擊人流、貨流,未來將如何牽動半導體、電子代工、電動車等產業,是否對台灣廠商造成一定影響,值得關注。

上週美國宣布豁免352項中國進口商品關稅後,美貿易代表戴琪表態對中經貿調查擬重啟,美國將積極施壓中國,要求改變扭曲市場的貿易行為,不會坐等中國做出決定。戴琪指出,正在準備對華貿易政策的最新做法,運用有效的工具來捍衛國家經濟利益,加強面對中國的競爭力。

媒體報導,因應目前經濟指標,再參考過去勞動部在基本工資審議會所提出公式,明年基本工資漲幅估從5%起跳。勞動部長許銘春今天表示,基本工資會在第3季召開委員會討論,委員會是合議制,會尊重委員的意見。

東吳大學辜濓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台灣金融研訓院榮譽顧問許嘉棟撰文指出,央行此次升息特別之處,這是歷經近11年來的首次升息,且直接升息1碼,再者,央行利率與美國聯邦資金利率存在連動關係,美聯聯會宣布升息後,央行跳過觀察與考慮期,馬上跟進升息,而且還是同幅度調漲,瞬間跌破眾人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