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無預警封半城 衝擊台灣產業鏈

編者按:

中國疫情增溫,雖上海市官員日前才說「上海不能封城」,但27日緊急宣全市28日起以黃浦江為界,分區分批「封城」,所有企業實施封閉生產或居家辦公,形同「封半城」。此舉勢必衝擊衝擊人流、貨流,未來將如何牽動半導體、電子代工、電動車等產業,是否對台灣廠商造成一定影響,值得關注。

無預警突然封城 全球經濟將受影響

上海市府官方微博「上海發布」27日晚間公布防疫工作領導小組的決定,28日起全市分批封閉篩檢。不過,當局不直接用「封城」的說法,堅稱是把上海分成兩大區,輪流封控,住宅社區「封閉式管理」,所有人員「足不出戶」,人車「只進不出」,訂購外賣、快遞只能「無接觸配送」。

上海是電子代工、晶圓代工、封測、電動車生產重鎮,和碩、廣達、台積電、中芯國際、日月光、特斯拉都在當地有工廠,加上又是主要進出口海港,地位重要。在26日的上海疫情記者會上,談到是否要封城時,上海疫情防控專家小組成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表示,若封城會影響後果難以估計,會影響不只中國的經濟、甚至全球的經濟。

晶圓大廠目前不受影響 一般廠商損失嚴重

台灣廠商方面,台積電27日表示,一切遵照當地官方防疫措施,目前不影響生產。台積電松江廠主要以8吋晶圓代工為主。中芯上海有8吋、12吋廠,其最先進的製程都集中在當地,月產能約3.5萬片,惟至截稿前,未取得中芯回應。

正在上海的林姓台商表示,這波疫情,讓大陸金融中心上海幾乎停擺,名義上「不封城」,但事實上就是「封城」,員工無法上班,生產企業無法進貨出貨,全數被關在社區裡,復產遙遙無期,損失慘重。

據澎湃新聞,上海市28日上午舉行疫情防控工作記者會,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醫療救治組組長、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指出,上海專門制定了工作方案,要求各醫療機構要切實保障急診綠色通道的暢通,保障發燒門診、血透、重症、產科、兒科、放化療等重點科室服務和在院患者收治。

相關新聞

在「川普2.0」時代,此前被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物不斷被顛覆。作為世界增長中心、以出口為主導不斷發展的亞洲的出路在哪?...
以色列與哈瑪斯(Hamas)持續21個月的 加薩戰爭 ,迄今已造成超過60,000人死亡。近期,繼英國、法國表態後,加拿大也跟進宣布,...
河浪武史:美國和歐盟(EU)7月28日公佈了關稅談判的協議內容。與日美協議最大的不同在於,歐盟將取消對美國工業産品的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宣布,美國和韓國達成一項全面且完整的貿易協議,南韓將提供3500億美元用於他挑選的投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