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高等行政法院裁定中科三、四期暫停開發,掀起軒然大波。它的確是個荒唐的現象:主管機關說環評通過了,行政法院說它沒過,到底誰說了算?這種事只有在第三世界才會發生,竟然出現在台灣。

那時候世界衛生組織駐台代表提議,台灣是不是應該向聯合國國際開發組織UNDP申請經費做水污染防治,當時公共工程局的局長是王章清,所以由他出面,擬定計畫,向聯合國國際開發組織申請補助五十萬美金,台灣也補助五十萬美金,在民國五十七年底五十八年初,開始進行規劃,於行政院經合會底下成立「台北區衛生下水道規劃小組」;聯合國也聘請了美國CDM顧問公司來進行協助,主導進行淡水河整體環境、水環境污染的改善規劃,整個工作開始。

環境資源部將在2012年設立,整合水利、林務局和國家公園事務,相關機關將面臨轉型陣痛的考驗,在整合過程中是否能真的達到民眾預期,或是面臨更多嚴峻挑戰?

過去環境、生態系、森林、水土保育、河川溪流、野生動植物、棲地等業務工作,分散在不同部會不同機關,不僅各司其位,難以整合,相關保育行動的推展更顯得零碎而缺乏效率。從組織再造而論,環境資源部的規劃者及被調整者,都要清空原機構立場與本位,才有可能以構出宏觀且可行的未來格局,...

「余紀忠講座」邀請享譽國際文壇與學界的葉嘉瑩女士擔任講座,中央大學校長蔣偉寧表示,該講座曾邀請余英時教授、楊振寧教授、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擔任講座,葉嘉瑩則是該講座所聘的第一位女性、第一位獲聘的文學家。沒有博士學位,卻能受到哈佛、耶魯大學等名校聘請到學校授課,顯見其論學的功力。

 蔣偉寧用葉嘉瑩自己的話來推崇她,在中國古典詩歌的研究與創作中,「喚起了人們一種善於感發的、富於聯想的、活潑開放的、更富於高瞻遠矚之精神的不死的心靈」。...

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李歐梵院士,以「現代文學與音樂的兩個面貌」為題發表演說,黃鍔院士則以「氣候變遷:一個非天然的災害」為題分析,兩人不約而同提到集體焦慮。

李歐梵認為面對現實,要有「積極的焦慮」;黃鍔建議以永續發展來適應氣候變遷可能面臨的焦慮,壓軸的人文科技對話,國家文藝獎得主王文興則提倡「環保生態新倫理」價值觀,當然不同領域學者,針對事件各有不同解釋與看法,唯一共識就是對這個時代的關心。

...

會議名稱:行政院組織再造
時 間: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三日(星期五)下午五時
地 點: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台北市大理街132號)

議 程:

一、宣布開會

二、與會人員
余範英董事長/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邱文彥副署長/環保署
於幼華教授/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
李永展處長/桃園縣城鄉發展處

三、討論項目...

從因應氣候變遷開始
身材高大、聲音宏亮的李鴻源,一坐下來開門見山地就說:「要治水,先從因應氣候變遷和國土規劃開始吧!」翻開手上的資料,李鴻源提到,全球海平面及溫度不斷上升,且上升的速率在過去一百年中也不斷地加快(未來一百年將有更急遽的變化),預估到了2100年,全球平均溫度將升高1.8~4.0℃,而海水位也將上升10~20公分,甚至可能達到59公分之多。這,就是活生生地在我們眼前發生的氣候變遷。然而,目前臺灣的治水措施,...

五都選舉完畢,台灣的地方體制將自十二月二十五日起出現新的改變,現有兩個直轄市,未來則有五個直轄市,台大法律學院教授、前研考會主委葉俊榮受訪指出,五都形成,創造出五都與其他縣市的兩極。未來其他縣市如果沒有再升格,勢必要進行合併,唯有使大家都變成直轄市,即能自然達成廢除直轄市的均衡發展目標。

問:五都選後,新的地方制度即將開始運作,你如何看待新制的條件與限制?

葉俊榮:原本我們的政府組織,在中國時期,就有省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