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蘋果公司加入AI軍備競賽,ChatGPT開發商OpenAI達成了一項協議。

蘋果將在其iPhone、iPad和Mac上大力推廣被稱作Apple Intelligence的個人智能化系統。《華爾街日報》的科技專欄作家Joanna Stern分析了Siri的改進、ChatGPT的助力、寫作助手、Genmoji和語音轉文字等新功能的意義。

蘋果公司(Apple)加入人工智能(AI)軍備競賽,...

諾貝爾經濟學獎學者克魯曼對大陸經濟的近況大為不解,這被大陸經濟界稱為「5月之問」,但到6月這時才開始爭論,經濟學者以不同方式來作答。

克魯曼於5月14日在紐約時報專欄文章「刺激消費是解決中國經濟問題唯一途徑」,以這個題目和對這個題目的論證來說,都與中共官方的說法沒有原則性牴觸,只是刺激消費角度不一樣。 但克魯曼文中有兩點內容,引起爭議,一是第二次「中國衝擊」,另一個就是「5月之問」。

第二次「中國衝擊」...

 為打造台灣成為AI人工智慧島,各部會總動員!立法院12日將就深化AI生態系及充實AI人才,與產業AI化等相關議題,邀請國發會、經濟部、數發部等五部會首長赴立法院報告。數發部計畫打造虛擬AI生態園區,建構AI產業生態系,國發會已同意國發基金匡列百億額度給數發部,作為加強投資AI新創的銀彈工具,以促成生態系成形。

 新內閣自許「AI行動內閣」,各部會新首長上任後,陸續揭示發展AI人工智慧產業、打造台灣成為人工智慧島各項構想,...

賴總統內閣團隊已正式開始運作,社會關心政府財經政策走向,而經濟部與國發會由資深產業界人士主導最令人期待。大家都在看,民間企業「劍及履及」的管理模式,與「縮減成本」提升競爭力的特質,能否被導入公務系統,顛覆行政官僚「照章行事」的徐緩作風,重塑「有為有守」的嶄新政府。

我國通膨率自2022年升破2%,迄今已連續三年在2%以上,加以俄烏戰爭依舊,以巴衝突未歇,國際農工原料、原油行情震盪走高,一旦原物料行情大漲,在原物料悉數依靠進口的情況下,我國將無法倖免於輸入性通膨,從國際政局研判,川普或拜登不論誰在年底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世界仍難太平,從現在算起,未來五年通膨仍將如影隨形。

歐洲議會選舉最新統計結果顯示,中間派雖仍取得最多席次,但民粹主義和極右派政黨大有斬獲,在法、德等國尤其明顯,法國總統馬克宏拋出解散國會震撼彈,提前舉行國會選舉,歐洲10日股匯債市全面重挫。接下來歐盟可能持續推動《歐洲晶片法》等法案,但在移民、氣候與環保政策方面可能面臨更大阻力。

在九十年代初期,大家十分關心因為推動資訊化的的過程中,造成數位落差帶來的社會問題,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更在二○○三年擔任台灣領袖代表出席APEC會議時,提出建立數位機會中心DOC(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的計畫,希望協助APEC會員國有效縮減數位落差,並進一步轉變成數位機會。

美國總統拜登對一系列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大幅提高關稅稅率,只不過是一年多來美國重新部署亞洲貿易路徑的布局之一,可從最近的一些數字顯示出來。台灣對美出口益發繁榮,可謂美中關係緊張的大環境下供應鏈洗牌的一個例證,而中國大陸的一些供應鏈已被美國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