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與台積電購捐500萬劑德國BNT疫苗,台積電與代表郭台銘的永齡基金會已與復星醫藥簽署法律文件,熟諳國際貿易的知情人士表示,所謂的法律文件,就是確認疫苗交易數量、價格、預排時程等內容的小型合約文件,三方簽署文件後,德國BNT原廠就可預先啟動疫苗生產的流程,三方正努力在7月完成簽署正式合約。

國際新冠肺炎疫苗大缺貨,國內洽購疫苗又姍姍來遲,為避免強勢病毒變異株釀起二波疫情,仍須超前部署次世代疫苗及第三劑疫苗。日前專家指出,國內疫苗布局依賴國外捐贈,疫苗量遠遠不足,要加快促成民間買疫苗「不要再擋」,同時國際上莫德納也完成二代疫苗二期臨床試驗,台灣國產疫苗也得同步邁進。

全球各國紛紛喊出2050淨零碳排,但台灣仍未有明確期程,外界疾呼台灣應加速減碳腳步,另外台灣也面臨廢棄物爆量造成去化問題,環保署今天宣布,正式成立「資源循環辦公室」與「氣候變遷辦公室」 ,資源循環辦公室將以廢棄物源頭減量及推動資源循環為目標,氣候變遷辦公室首要任務是加速完成溫管法修法工作及提出碳費制度。

編者按: 防疫視同作戰,但政府在作戰期間,從疫苗採買細節到防疫政策,皆朝令夕改並不透明。防疫期間人民雖有疑問但還是以回歸正常生活為優先,但各種爭議也不免讓人開始正式,政府若有濫權問題,該怎樣校正回歸?

台美第11屆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6月30日暌違近五年再度復談。此舉表示美國對台拋出善意,也加強在亞太的政治布局,會後行政院表示成果豐碩,但實際成果卻遭外界質疑,台美BTA(雙邊貿易協定)甚至疫苗代工都沒有具體成果,雙方只是各自表述,若犧牲台灣民眾健康,開放美豬換來TIFA復談,那台灣到底得到什麼?

前言:「2021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 2021)去年12月在德國公布,台灣居全球倒數第5,是61個國家中排名第57名,被列為「非常差」(very low)等級,主因高度仰賴煤碳、再生能源比例低,國內5月正逢56年最嚴重乾旱,缺水隱憂暴露環境風險持續增長,顯示節能減碳政策是中央與地方政府施政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中油宣布明(2)日凌晨零時起實施的7月份家庭用液化石油氣(桶裝瓦斯)、工業用丙烷、丁烷、混合丙丁烷及車用液化石油氣價格,皆不調整。

海龍與經濟部研議,海龍2號、3號風場分別移動2部、1部風機,到兩風場邊界退縮區域南端入口,避免鳥類由南往北飛時進入兩風場邊界退縮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