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聯合國氣候峰會本周登場,各國將首度正式評估在2015年締結 巴黎氣候協定 迄今的抗 暖化 進展,今年會議也將聚焦「永續農業與糧食生產」,不僅各國領袖將宣布減少甲烷排放的計畫,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也將首度提出如何讓全球糧食生產遵循巴黎協定目標的路線圖,牽動農業投資決策。
智慧型手機在台灣每年銷售超過600萬支,為利用廢手機中的貴金屬等高價值資源,環境部預告手機回收遵行事項草案,擬透過法規要求手機業者在營業場所內設置手機回收點,並訂定2025年達15%、2030年達30%的循環率目標,草案預計於明年4月上路。
聯合國第28屆氣候大會(COP28)30日即將在杜拜開幕,全球將齊聚商討如何將暖化控制在1.5°C以下。但就在會議前十天,聯合國最新報告指出,溫室氣體(GHG)排放量還在上升,創下574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紀錄,再不加強行動,本世紀末的溫度可能比工業化前高出2.5~2.9°C。
莫三比克規模最大工業公司South32宣稱,在莫國製造的鋁材為綠色產品,是為了合乎歐盟的碳關稅新規CBAM,這個聲明引起不少輿論。CBAM猶如一把雙面刃,是為促進國家碳排管理發展,亦或是讓貧窮國更邊緣化?
有關碳中和、淨零碳排、淨零排放已成為熱門的議題,然而它們之間的差異與意涵為何?真正了解它們的差異,才能避免「淨零排放」淪為口號。
路透社報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將於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杜拜舉行,與會各國希望會中可就增加再生能源產能達成協議。會議談判焦點將是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ParisAgreement)執行狀況的差異,該協定確立了將暖化增幅限制在1.5度的目標。
歐盟科學家週三表示,今年「幾乎肯定」將是125,000年來最熱的一年,此前數據顯示上個月是該時期全球最熱的10月。
政府至今仍無法有效切割黑金結構,放縱劣幣驅逐良幣,不僅合法業者無法依據正常程序進行開發,延宕國家能源轉型的速度,歐美各國投資者也有所疑慮。尤其當地方政府與民意代表收受業者賄賂好處,嚐到甜頭後,不僅不再善盡監督管理之責,甚至帶頭反對抗議地方綠能建設,假綠能保護之名,行黑金分贓之實,貪腐牟利。統計二○二一至二○二二年就有六十起綠能行賄案,成為台灣淨零轉型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