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指控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違反競爭原則,告上WTO要求諮商

針對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鬆口朝開放方向研議的進程恐怕得加快。離岸風電區塊開發第3-2期選商結果出爐後,歐盟上月26日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諮商請求,質疑台灣國產化規定造成不公平競爭,對此,經濟部火速發布新聞稿表示,已經啟動溝通機制,且已透過駐外單位先進行說明。

歐盟指控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違反WTO承諾。圖為丹麥商沃旭能源建置的大彰化離岸風場。(圖片來源:沃旭能源)

歐盟憂衝擊風電業,控訴台灣國產化不公

歐盟聲明稿表示,支持台灣在再生能源方面的努力,但離岸風電招標國產化要求違反WTO不歧視進口貨品與服務的承諾,對歐盟具戰略重要性的產業造成衝擊。歐盟風電業年營收600億歐元(約新台幣2.1兆元),2022年在歐盟創造了30萬個工作機會,且預期2030年職缺將增加至93萬6000個。

歐盟認為歧視非台灣產品及服務,導致效率降低、價格上漲,更難確保再生能源供應,最終不利於能源轉型,對全球實現氣候目標造成阻礙。

開發商施壓3-2期重啟?經濟部:不會廢標

經濟部在同一天發布新聞稿回應,指該部已針對國產化政策進行研析與檢討,未來將會朝開放方向研議,目前先派出駐外單位向歐方溝通,之後將與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在內的國內相關單位共同合作處理。

根據規定,台灣必須在10天內回應同意諮商,並在30天內啟動協商,如果60天內沒有取得共識,歐盟可要求WTO組成審議小組,即進入類似訴訟的程序,不過諮商階段可視情況延長1或2年。

此外,長期關注風電發展的網路媒體《WindTAIWAN》認為,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推行多年,歐盟卻在3-2期開標後才採取行動,質疑有開發商希望能廢標重來,因此狀告歐盟,但據《中時新聞網》報導,經濟部不會因此廢標,避免圖利特定廠商。

相關新聞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宣布,為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首度規劃「2025台灣週」活動,將於10月15日至23日登場。他指出,...
8 月 1 日,《就業服務法》第 46 條修正條文、有關「80 歲以上、重症免附巴氏量表即可申請外籍家庭看護移工」配套子法正式上路。...
在台美談判結果揭曉前,行政院長卓榮泰31日表示,能預期本次談判結果,勢必與4月提出特別條例時所推估,對台灣各項進、出口產業衝擊有所不同,...
台美關稅談判,已經到了大限的8月1日,據悉大框架極有可能美國課台灣15%關稅,台灣開放美國進口產品零關稅,另投資美國4,0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