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會議明登場 聚焦氣候調適、電力供需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以賴清德總統作為召集人,邀請中研院長李遠哲、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並納入產、官、學及民團代表共24位委員。屆時會中將由環境部長彭啟明以先前與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公布的報告「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為基礎,報告「氣候變遷對全球及台灣的影響衝擊評估」,以及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報告「台灣2035電力供需分析及挑戰報告」。

「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因凱米颱風影響延期至明天舉行,環境部長彭啓明將在會議中進行「氣候變遷對全球還有台灣的影響衝擊評估」報告,台電公司曾文生則會報告「台灣電力供需的轉型與挑戰」,因此不只氣候變遷,與碳排息息相關的能源議題,尤其核能也可能在明天的委員會躍上討論桌。

「台灣2035電力供需分析及挑戰報告」則是結合經濟部能源署新版的2033年電力供需報告,配合台電內部民生、產業供電數據,對應外在AI、景氣用電成長趨勢,著墨在「挑戰」部分,像是電廠電網建設阻力、環評變數、儲能配置等;核能部分也不會有太多說明。

台大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劉銘龍表示,總統府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象徵賴清德以總統高度,將氣候變遷提升到國家安全層次,但考量先前行政院已設國家永續發展會、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其與委員會權責區分,有待卓榮泰內閣思考。

劉銘龍認為,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的共識及針對氣候變遷制定國家方向,應交由各部會落實,此時就能由國家永續發展會統合,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則因人力較少,可作為幕僚單位,彙整各部會相關資料。

相關新聞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外媒報導台灣將巨額投資美國,消息引起朝野關注,立委擔憂是否恐動用外匯存底?中央銀行副總裁嚴宗大昨(13)日揭示兩大原則,...
壽險業者十年砸2兆元做匯率避險,卻未能真正化解風險。壽險公會正研擬提出匯率會計調整方案,並傾向AC債券攤銷法,引發學界正反意見。...
彰化縣文雅畜牧場雞蛋驗出殺蟲劑「芬普尼」殘留,食藥署要求下架相關批次 15 萬顆雞蛋。食藥署並要求事發前一個月內雞蛋一併下架。該牧場月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