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在碳費、碳稅成為主流的市場趨勢下,台灣將面臨三難:首先是在這場重新制定遊戲規則的賽局中,台灣沒有發語權,僅能跟隨、遵守;二是地小人稠的環境下,台灣能自產的綠電有限;三是外銷導向的廠商成本勢必增加。 除了台灣和其它經濟體相比,可能因碳權而陷於不利境地,更值得深思的是,本土企業是否因此加速兩極化發展。觀諸買碳權、自產綠電創造碳權或是透過併購擴展低碳商品,資源明顯向大企業傾斜,中小企業只能一籌莫展。
路透報導,季辛吉顧問公司(Kissinger Associates)發聲明指出,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29日在美國康乃狄克州的家中去世,享嵩壽100歲。季辛吉在美中台關係中扮演關鍵角色,當年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轉向與北京建交,關鍵人物就是季辛吉。
COP28五個值得關注的面向,包括能源轉型、損失與損害基金、氣候資金缺口、甲烷和糧食系統以及地方參與度;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則將重點放在兩個數字:再生能源增3倍、能源效率增2倍。
作為民間團體,追隨專家學者、陪伴行政部門的朋友,四十年來踏足親近台灣的水土林,在氣候變遷愈見劇烈的當下, 今天我們做一點「停看聽」 ,跟全球對話,檢視自我,看看未來怎麼樣往前走?從回顧過往前輩的規劃項目之後,我們整合前進。
九大工商團體舉辦「與國家未來領導人會談」,侯友宜宣示當選後將重啟ECFA後續談判。ECFA是兩岸於2010年在九二共識互信基礎下簽署,後續談判2012年已完成投資保障協議,另有兩個重要議題就是服貿與貨貿,服貿於2013年簽署,但因太陽花運動無理阻撓,以致未能在立法院通過,貨貿開始了談判,但未簽署協議。
全球「生成式人工智慧」(GAI)生態系興起浪潮,預計到2025年,30%的亞洲企業將導入GAI科技,臺灣也面臨國際市場競爭的挑戰。
資誠聯合 會計師 事務所昨發布二○二三全球 投資人 調查報告,高達百分之九十四的投資人認為,企業永續報告中呈現的績效有「漂綠」可能;調查也發現,未來一年投資人對於 通膨 及經濟動盪的擔憂程度下降,但對氣候變遷議題的憂心程度增加,已與資安風險的擔憂程度相當。
中國大陸經濟第3季GDP成長4.9%,高於預期,前三季達5.2%,只要第4季成長4.4%以上,就可以達成全年5%左右的成長目標。外資投行普遍認同中國GDP「保5」在望;瑞銀、高盛及野村等均上調今年中國經濟成長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