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經濟部長王美花6日說,這兩天雖有鋒面過境,但降雨量不多,水庫進帳50萬噸水,水情仍舊吃緊,各縣市燈號將維持不變。
編者按:亞洲正面臨人口負成長的陰霾,各國都為了增加生育率提出各種政策方案,但成效目前皆不彰,面對大環境趨勢如此,要如何面對?世新大學客座教授邱天助老師,提供他的見解。
藍濤亞洲總裁兼東海大學智慧轉型中心執行長黃齊元於《聯合報》撰文指出,最近歐盟官員與英特爾、台積電及三星代表會談,邀請這些大廠在歐洲建造一座晶圓廠,並準備上百億歐元補貼,開發七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台積電同時宣布以廿八點八七億美元在南京擴建二廠,建置廿八奈米產能;台積電南京一廠以十二及十六奈米製程為主,已開始獲利。
據《彭博社》報導,經過七年艱苦的談判,中歐於12月達成重大投資協議,可能最終成為兩國關係迅速惡化的起因。歐盟行政部門和德國各自製定了立法,中國實體投資更加艱難,同時與美國一起對抗北京實施制裁措施。
藻礁公投爭議持續擴大,今天(4日)包括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等人舉行記者會表述立場,除了支持政院昨天所提的再外推方案,以達到保護藻礁及非核減煤的雙贏,並表態將在公投時投下不同意票(公投主文為:「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
《醒報報導》近期傳出多起警紀醜聞,包括黑衣人闖松山中崙派出所、中壢分局被指控不當盤查、北投分局「不當借提案」等,時代力量黨團4日舉行記者會,要求警政署進行完整調查,提出調查報告,並儘速啟動相關制度改革,避免因少數警察的違法作為,抹煞基層員警的努力與付出。
台積電(2330)宣布加速節能減碳並持續在台灣擴大投資規模,吸引國際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大廠包括美商應材、美商科林研發和德國默克、美商英特格等加碼投資台灣,形成的群聚效應撼動全球。經濟部也助陣在高雄規畫半導體先進材料與零組件園區,與台南形成台灣半導體產業設備與材料的「S廊帶」,啟動新一波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在地製造及本土化商機。
行政院3日召開三接再外推方案說明記者會,出席的經濟部長王美花詳細說明外推方案的具體內容,以及遷移方案不可行的理由,並指出外推方案的因應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