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據《金融時報》社評報導,2008年金融危機後,央行一再錯誤預測通脹回歸,目前央行官員們面臨的道路仍不明朗。

政大經濟系教授林祖嘉於《中國時報》撰文指出,兩任政府都曾遇到前所未有的全球經濟危機,馬政府時代在2008年至2009年間有全球金融海嘯,而蔡政府則面對全球新冠疫情的衝擊,對台灣經濟都造成嚴重的衝擊。所以,從總體面來看,兩任政府的經濟表現相去不遠。

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暴增,國內對疫苗需求大增,黨政高層指出,除三月初及四月初到貨的AZ疫苗,第三批疫苗將於六月初到貨,為今年二月簽約的部分莫德納疫苗,不會一次來很多,會分批運送到貨。COVAX也預期台灣最慢六月底前能獲得所分配到的AZ疫苗。

台灣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星期二(5月18日)有245例確診,其中240例為本土案例,兩名確診者病逝。確診者主要仍集中在大台北地區。比起周一330人確診,周二的確診人數下降,但全台灣仍籠罩在疫情焦慮下,疫情重災區台北市及新北市,已經開始辯論是否要執行更嚴格的「封城」政策,阻斷病毒鏈。 外界評論,這起疫情正嚴格考驗台灣的防疫能力及疏失。其中,對台灣政府有關新冠疫苗採購效率及速度的質疑再次被放大評論。蔡英文周二在回應外界批評時再次公開強調,台灣自製疫苗「高端」及「聯亞」會在今年七月底提供民眾接種。

台灣17日創下單日本土確診案例最高333例!專家指出台灣已經進入正式社區感染,接下來必須轉守為攻,力拚全民接種新冠疫苗。台灣的疫苗夠嗎?來得及接種嗎?

綜合媒體報導,半導體製造大國已展開一場爭霸戰,無論是南韓、台灣、美國、歐盟、中國大陸,都把這場競爭視同作戰,凸顯了掌握半導體在現代經濟的重要性。美國需要台灣的技術,同時台灣也要嚴防美國因避免過度依賴台灣建構自己產業鏈,如果發生,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勢必需要快速找到新的台美分工定位。

90家央行與金融監管機構組成的綠色金融體系網絡計畫在6月召開線上大會,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也將參加,這些央行與金融決策官員將討論如何透過調整政策來共同對抗氣候變遷。

「供應鏈重組」自二○一八年下半年起,從美中貿易戰開打起頭,成為熱門關鍵字;隨之而來的疫情變數,更不斷考驗全球供應鏈應變能力,各國在「經濟安全」大旗下,都想建立自主供應鏈,護國神山台積電更首當其衝,不僅在全球車用晶片荒中不斷被點名,不光在台灣、美國、中國大陸、日本都有重大投資計畫,連歐盟也頻頻對台積喊話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