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在各種海洋議題上,海委會如何建立正確的國際觀、強化處理國際事務的能量及提升全政府海洋意識、全民海洋素養,引領社會風潮,並得以統合其他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是海委會必須思考的首要課題。
加拿大目前正苦於對付境內數百起不受控制的森林野火,關鍵基礎設施受大火威脅,許多民眾被迫疏散,煙霧還瀰漫南方的美國城市上空。
外銷動能疲弱,財政部昨(7)日公布5月出口361.3億美元,年減14.1%,連九黑,主要受出口物價下滑等四大因素影響,預估下滑周期約12至14個月,意即出口最快9月轉正,最慢要等到11月。
持續10年關注台灣企業轉型,台灣董事學會7日呼籲,企業應加快「從董事長一人決定,到董事會專業共治及決策」的經營轉型,脫離「神山經濟」迷思,聚焦「百岳經濟」,由百岳經濟龍頭企業帶領台灣跨過策略轉折點,引領下一波的產經成長。
台灣董事學會在年會上發表《2023台灣董事會白皮書》,點名2023年是台灣的「策略轉折年」,存在五大警訊值得注意,包括主力家族企業走向衰退、供應鏈產業面臨全球局勢動盪挑戰,以及缺工缺料等問題...
台灣美國商會昨公布「二○二三台灣白皮書」,呼籲台灣政府把握當下機會,來改善商業環境以鼓勵投資;但對於政府能源政策用詞嚴厲,認為台灣能源轉型進度「遠遠落後」,不但影響產業發展,也衝擊國家安全,呼籲政府應提出確保供電無虞的政策藍圖。
官方香港電台節目「鏗鏘集」前編導蔡玉玲三年多前製作元朗「721」襲擊事件調查報導,被法院判進行車牌查冊時作出虛假陳述罪成。蔡不服上訴,終審法院昨天裁定她上訴得直,撤銷各項定罪。蔡玉玲步出終審法院時面帶笑容,她認為判決清晰表明言論自由及新聞自由受憲法保障,希望業界不要被事件嚇怕,及日後在新聞調查報導時有所顧慮。
台積電6日舉辦股東會, 董事長劉德音除針對地緣政治的風險提出回應,認為台灣半導體對其反而具有冷卻作用,也針對國內 綠電 不足,呼籲「政府需要通盤檢討綠電發展政策」,來因應未來趨勢。
氣候變遷署籌備處主任蔡玲儀表示,根據規劃,6月底預告的「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就是為了讓事業單位、各級政府能依規定提自願減量換取碳權,也鼓勵事業「以大帶小」,推動整個產業自願減量,這些額度就能補入碳權交易所的國內減量額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