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編按:在俄烏戰爭延燒之際,美中貿易策略愈加模糊。但在中俄合意展開密切合作後,拜登選擇採取謹慎做法,觀望烏克蘭局勢發展對全球經濟和美國盟友的影響。戴琪指出,美國考量對中國商品課徵關稅時必須有「戰略性」。

為增進國際貿易、投資綠能及維護食品安全,以協助解決通膨與飢餓危機,以免氣候變遷重創,造成大規模饑荒。世界銀行宣布未來15個月將斥資300億美元保護製造商、期盼各國同心協力,中止糧食短缺與經濟衰退間的惡性循環。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周一指出,全球危機一波接著一波,全球經濟正面臨二戰以來最大的挑戰。考量此一經濟情勢,IMF可能進一步調降經濟成長預測。

編按:針對拜登保台說,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發表了看法,他認為,華府和北京應試圖避免將台灣置於美中緊張關係的核心,並直指全球兩大經濟體應降低彼此敵對關係。

編按:阿富汗政府垮台時,拜登就曾暗示,台灣若遭受攻擊,美方將會保衛。近日拜登出訪亞洲,於美日峰會中明確發言,如果中國企圖武力犯台,美國願軍事介入以保衛台灣,並警告共機擾台之舉「正在玩火」。對此,中國反應,美國印太戰略企圖搞亂亞太地區,必然是一個失敗的戰略。

美國總統拜登23日於東京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框架」(IPEF)協議,這是此次亞洲訪問行程最重要目的之一。拜登表示,日韓紐澳等12國皆加入IPEF,此協議將深化美國與印太經濟體的關係,雙方未來在供應鏈、數位貿易、潔淨能源與反貪腐等議題可望進一步合作。

綜合媒體報導,拜登抵日將宣布啟動「印度─太平洋經濟架構」(IPEF)。印太經濟架構是貿易協定,讓美國與亞洲重要經濟體在諸多議題上更緊密合作,包括供應鏈、潔淨能源、數位貿易與反貪等。美聯社說,若將台灣納入,可能惹惱北京。

官員21日表示,豪雨引發廣泛洪水,肆虐孟加拉和印度境內大片地區,導致數百萬人受困和至少57人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