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據世界氣象組織最新報告,未來5年內有機會刷新最高溫紀錄。學者認為,報告中氣溫上升趨勢與國內研究一致,但台灣降雨受梅雨、颱風等影響,空間與時間變化很大,降雨預測的不確定性較高。

基隆正濱漁港運用社區、NGO及與大學合作,以有限的經費共同改造舊漁港,創造了基隆的新亮點。

高端疫苗昨(10)日公布二期臨床試驗期中分析數據,不論是安全性、還是免疫生成性(抗體效價)都交出不錯表現。不過對全民而言,高端從解盲到施打,還需通過三個關卡檢驗。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美國總統拜出發往歐洲,進行上任以來的首度出訪。此行參加七大工業國集團(G7)、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及歐盟-美國峰會、美俄峰會,並與多國領袖舉行雙邊會談。此次海外訪問,拜登將與盟友談論諸多重要議題,凝聚同盟關係以共同對抗中俄、新冠疫情及氣候變化等。

台灣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嚴峻,疫苗成為民眾關注焦點,國產高端疫苗昨(10)日宣布二期試驗解盲成功,但疫苗審查過程中引發的爭議,在各界有不少討論。對此,中研院士朱敬一提出自己對於「疫苗產業」的政策意見,並對至今的疫苗爭議給予3點建議。

台灣今年遇上史上最嚴重乾旱,中部分區供水長達2個月,是有史以來最久的限水措施。有限的水資源如何互相支援,同島一命,端看調水對策。

紓困4.0上路至今,截至9日,個人紓困補貼部分已撥付574.3億元給368萬人,但事業紓困部分僅撥款1.65億元。但目前來看,不論申請辦法又或是補助對象,都引發爭議,對於是否日後政策是否修改?是否全民普發現金?各政黨人物近期都各自提出看法。

渣打集團發布零碳倒數調查顯示,78%跨國企業考慮將淘汰無法配合減碳的供應商。